第08版:统战·港澳侨

国之所需就是前行的动力

——欧美同学会大讲堂暨留学人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 刘圆圆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10月15日   第 08 版)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广大留学人员正成为新时代中国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力量。近日,欧美同学会大讲堂暨留学人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办,来自教育、科技、创新创业等领域的留学人员代表分享了自己回国后参与国家建设的奋斗历程。

“留学报国”用实践印证初心

已回国13年的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执行院长田梅讲起自己放弃海外优渥工作待遇回国发展的往事,声音依然透露着坚定。“正是2005年、2007年,在留学期间两次回国参加欧美同学会活动,看到祖国蓬勃的发展建设,以及对人才的强烈渴求、对留学人员的热切期盼,深深吸引了我,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加倍努力学习和工作,以便早日更好报效祖国的决心。”田梅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基础研究先锋力量,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突破口。

如今,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田梅除了深耕自己的研究领域,也一直在呼吁增强跨学科跨层级跨领域的创新协同效能。下一步,她将推动建立面向全球科学家开放共享的国际数据中心、资源中心、样本中心和培训中心,打造国际化、开放性的新型研发机构和高能级创新平台,以顶尖设施和优势资源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汇聚到中国。

“17年前,我在英国、德国学有所成,最终选择回国工作。幸运的是,一回国,我就赶上了祖国大踏步向前的时代。”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分享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们迎来了国家发展的好时期,更迎来了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的黄金时代。”

在段慧玲看来,中国现代的科技发展史,也是一部留学人员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历史。“以我所在的力学领域为例,钱学森先生师从冯·卡门教授,在力学领域取得了许多开拓性的成就。周培源先生是加州理工的第一位中国博士,1952年在北大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这些在海外学成归来的爱国科学家们,是我国科技许多领域的重要先驱。”段慧玲认为,在人才培养上,要抓住当前的关键“窗口期”,充分发挥欧美同学会在延揽英才上的重要作用,吸引更多英才归国发展。

“归国前我在美国英伟达等企业从事物理仿真、异构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研发。虽然十几年的海外经历让我在事业上有一定发展,但我始终觉得自己的根在中国。”长春博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华意识到,只有把个人事业追求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2011年他毅然放弃了在英伟达的高薪职位回到祖国,在家乡吉林创办了博立科技公司,基于自己掌握的国际领先的异构并行计算技术,组建了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异构计算技术研发团队。

近年来,张立华又坚定了用原创科技实现报国的理想。2017年起,他加入复旦大学新工科建设,先后参与创建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牵头组建了认知与智能技术实验室,发起成立了元宇宙智慧医疗研究所。作为一名同时工作在产业和高校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张立华认为,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注重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产教融合,培养。“我们要培养学生原始创新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是‘顶天立地’型的现代化人才。”

“以才引才”善用同学会平台

“我出国留学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学术交叉合作很有帮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讲起自己在德国做分子学研究的那段经历时说,他经常鼓励博士生走出国门,学习前沿技术,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空间。“广东是中国近代留学的发源地,容闳、詹天佑种下了‘留学报国’的种子,厚植了‘爱国为民’的沃土。欧美同学会要充分发挥青年留学人员的作用,凝聚爱国共识,弘扬报国传统。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出具有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从智慧城市落地到人机交互,江苏霆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玉阳深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领域10多年,不断把先进的技术进行转化,应用于不同的生产生活场景。一路走来,沈玉阳感慨于在一系列政策帮助下,团队陆续引进了高层次科研人员。“欧美同学会是很好的桥梁和途径。”

留美海归袁玉宇2008年回国创办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攻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产品开发。如今,团队已在广州推动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超过200人的国际化产业人才梯队、孵化和引进20家企业落地广州,同时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设置项目拓展驻点,初步实现了粤港澳及海内外创新成果集聚与产业化。

“欧美同学会在联系海外和有留学背景的归国人才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让刚刚归国或者有意归国的年轻人更好地了解祖国,发挥‘以才引才’的价值。”袁玉宇表示,同学会提供从国家到地方的创业环境、政策支持等宣讲,让更多有志青年了解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熟悉中国特色制度保障下的创新发展机遇。

“留学报国”的故事贯穿整场座谈会,互动交流也真挚而热烈。大家纷纷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留学人员要发挥融汇中西、联通中外等独特优势,抓住国内产业发展机遇,积极投身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之中。

创立于2022年的“欧美同学会大讲堂”是欧美同学会加强思想引领工作的新载体。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紧贴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扣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目标,并结合国内外热点话题进行专题报告宣讲交流,致力于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有新担当、新实践、新成效。

2024-10-15 本报记者 刘圆圆 ——欧美同学会大讲堂暨留学人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侧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8632.html 1 国之所需就是前行的动力 68,63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