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环抱、绿水潺潺的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小河边村,娇艳欲滴的玫瑰花海如诗如画。然而,长久以来,这里虽户户种花、人人卖花,却因没有品牌标识难展独特魅力,没有质量标准让人担忧品质,没有稳定销售陷入重重困境。陷入瓶颈的小河边村玫瑰花产业何去何从?
为此,红河州政协联合弥勒市政协,将一场场面对面、零距离、场景化的协商在小河边展开,如同光束照亮前路。政协委员、村民代表和村委会干部共同找准登记办证烦琐、种植标准不统一、产品地理标识不规范等堵点,达成上门办理营业执照、加快绿色农产品认证等多项共识。
为此,“委员服务团”迅速成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汇聚市场监管、农业科技、法律服务等行业的政协委员力量到,打造出庭院办证厅、科技指导小队和法律护航讲座等委员服务为民项目。累计开展上门办证、科技服务、法律咨询等各类活动158场次,推动小河边村农户工商登记全覆盖、商标使用更规范,经营主体倍增至239户。
经营主体多起来后,如何让它们活起来、壮大起来?红河州政协、弥勒市政协聚焦“升级之困”,将助推“个转企”工作融入“院坝协商”活动,推动委员服务为民。
一方面,牵线搭桥缓解融资之急,依托“院坝协商”活动,建立委员协调引导、部门帮助扶持、银行主动服务、商户诚信发展的长效机制,协助完成授信220户,授信金额5742万元,用信1481万元,覆盖花商31户。另一方面,创新服务解人才之需,组织花商培训现代企业知识,增强“个转企”信心、提升企业运营水平。自2022年以来,助推“个转企”23户,3户纳入规上企业培育,形成“村集体公司+家庭作坊+企业”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随着玫瑰花产业的发展和外来游客的涌入,小河边村基层治理短板逐渐显现。政协委员们聚焦“治理之难”开展“院坝协商”,把政协协商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携手开展治厕所、治污水、治垃圾、治村庄“四治”行动,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组织委员进村阐释政策、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协商建立“诚信经营户挂牌亮证、失信户摘牌惩治”机制,让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理念蔚然成风;助力共同富裕,建立农业农村界、经济界委员挂联N户经营主体的“1+1+N”网格化服务体系,牵线结对子,帮助收入来源单一的商户开办民宿、开展网络直播零售等,嵌入农文旅融合,让玫瑰花开满园香。
截至2023年底,小河边村玫瑰花产业综合年产值突破98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6万元,是10年前的20倍,村集体经济收入74万元,是10年前的123倍。从“种花得花”到“花盛蝶来”,从美丽经济到美丽花园,红河州、弥勒市两级政协在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中,“商”出倍增共识、“商”出服务力量、“商”出小河边村“花商”“花企”“花园”的3.0蝶变,“商”出小河边村民玫瑰花般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