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简称“闽”,闽西与江西省接壤,是革命老区,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日前,记者跟随司法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法治乡村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来到福建福州、龙岩、厦门等地,探寻八闽大地如何立足本地特色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以茶为媒,高山议理堂“软法治理”化纠纷
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坐落在海拔1108米的“状元尖”脚下,既是厦门最偏远的山村之一,也是厦门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被称为“高山村”,曾是厦门最贫穷的山村。如今,高山云雾、茶园梯田的军营村实现“山上戴帽”的同时,乡村旅游又完成了“山下开发”,村民们的年收入从人均200元增至2023年的4.5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86.47万元。
日子好了,但因山高路远,司法所调解资源无法及时下沉,军营村大量属地性强、涉民生的纠纷无法得到及时调解。为了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2019年,同安区委政法委牵头,区司法局联合区法院、莲花镇政府共同设立集纠纷化解、普法宣传、道德评议于一体的一站式基层矛盾调处中心“议理堂”。
议理堂设置在军营村内传统闽南古厝厅堂,大堂里摆放着茶桌、茶具,家风家训墙上张贴着《高氏家训》,还有村民听得懂、听得进的劝和劝善的民俗谚语典故等。“议理堂借助茶乡资源优势和闽南泡茶习惯,以茶为媒促进话事解纷,推行‘软法治理’,邻里事,邻里了。既满足村民以乡土义理定分止争的需求,又可在和风细雨中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厦门市司法局工作人员说。
军营村委会副主任高建设就在这里泡着茶、聊着天的工夫化解了一起高山茶园纠纷。
白交祠村民杨某跃和杨某强本是要好的邻居,去年两人的关系却跌入到谷底。杨某跃长年在外务工,自家茶园撂荒十几年。杨某强见茶园荒芜心疼不已,未经杨某跃同意,私自种植茶树并精心料理。几年后,茶树长势喜人,可就在茶树即将收获时,杨某跃返乡了,决定创业发展茶产业,回到家看到自家茶园已被私自占用,气愤不已。
村两委得知后,第一时间去了解情况。杨某强说:“他家茶园荒废那么多年了,我好不容易把茶树打理得那么好,现在他要收回,我这几年不是白干了吗?”
村两委把杨某跃和杨某强邀请到了高山议事堂,边喝着茶,边开始了谈心调解。高建设对杨某强说:“不管怎么说,你没经过他同意直接占用他的茶园是不对的。”随后又对杨某跃说:“你这块地荒废十几年,人家现在把茶园打理得那么好,茶树苗也是他掏钱买的,你收回也要补偿一些。”几番交谈后,杨某跃同意购买杨某强的茶苗,并补偿打理茶园的辛苦费后,两人握手言和。
高建设说,“议理堂”为方便村民,还借助远程在线解纷平台,实现法院调解室、司法所及议理堂同步在线调解。据统计,近三年来,议理堂调解辐射的9个行政村各类纠纷157起,线上线下开展法律门诊、信访化解、民法典宣讲、线上庭审观摩62次,发布涉农典型案例30件。
传承红色法源,证据说话多年矛盾一朝息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上杭是原中央苏区县,是建党建军纲领确立地、党的群众路线重要发源地,是1929年古田会议、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和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所在地。
上杭县发挥党史事件多、革命先辈多的优势,发动干部群众从红色标语、红色故事、红色山歌中汲取红色营养,深入挖掘适用于调解的优良传统、红色文化、文明乡风,同时,推动“法”“景”融合,在古田会议旧址、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法治文化公园,让游客和群众沉浸在浓郁的红色法治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
“作为原中央苏区县,上杭县有着众多红色法治资源,但传承红色法源更重要的是要让它们‘活’起来、‘聚’起来、‘动’起来,服务新时代的乡村基层治理。”上杭县司法局局长刘勇说。红土地上的古田司法人正是秉持这一理念,运用“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成功化解了一起复杂的矛盾纠纷。
古田镇桂和村的马某英与梨岭村林家三兄弟的父亲是多年的朋友。有天,马某英向林家提出,林父先前在沙坑尾种的竹林有一部分种到了他的田里去了,要求林家归还田地。可林父已去世,林家三兄弟认为,父亲这么多年一直在这片竹林耕种,不可能占用他人的田。这事吵了几年没个结果,2022年6月,马某英到古田司法所申请调解。
调解员张海开等人先是来到30多公里外的梨岭村实地察看争议地块。竹林位于桂和与梨岭两村交界处,现场确实已看不到任何田埂,也没办法证明曾经有过田。马某英说,现在这条20世纪80年代开的机耕路当时是从自己家的田中间横贯而过的,因此路的上下都有自家的田。当初林父也承认占了自家田,只是如今无法对证了。
两天后,古田司法所组织了第一次调解,自然是没有任何进展。
为了找到确切证据,张海开先是联系镇自然资源所,并前往县自然资源局查询该地块1990年的地形图,发现这里确实有田的标识,但具体田界没法确定。同时,他又辗转联系到了蛟潭村多年前负责开路的老支书,还请上杭县法院古田法庭法官一同前往老支书家拜访。从老支书的那里得知,1986年开的机耕路确实是从马某英家的责任田中间穿过的,但田界位置他记不清了。
有了这一确切信息后,司法所于7月25日组织第二次调解。然而,林家兄弟并不认可这一结果:“我父亲的人品大家都知道,如果是田他不会随便去种的。”“没有人质疑你父亲的人品,毕竟当时开路可能是泥土盖住了田埂。”“这个谁说得清……”
协商成了吵架,林家兄弟提出,只要是田就一定有证,只要看到田证,他们就认这事。第二次调解不欢而散。可事情已经过去30多年,哪里去找田证呢?
事情再次陷入僵局,大家都有些泄气。张海开考虑再三,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去县档案馆查最早的土地证试试?
难度有多大不用多说,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调解员们真的在档案馆里找到了1952年的土地证,上面显示沙坑尾确实有一大块田!当时这块田分给了马某亭。张海开找到马某亭了解情况,原来村里将这块田一分为二,一半给了马某寿,一半给了马某英,马某寿的田虽也被竹子覆盖,但还能看得见田埂,田界清晰。调解员们精神为之一振,同分一块田,分给马某寿的是田,分给马振英的自然也是田,而且面积不会相差太大。据此就可以推算出马某英田地的大概面积。
有了这样一份证据,调解员们心里有了底气。8月5日,古田司法所邀请自然资源所和古田法庭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争议地,组织双方第三次调解。这次自然很顺利,林家三兄弟同意将毛竹占用的部分地块归还给马某英。双方很快签订了调解协议。这场多年未解的纠纷至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法治先行,护航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你若长安,便是幸福”,是福州市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的建村宗旨,也是村民的真切感受。整洁的街道,人流熙攘,水流湍急的河水穿村而过,走过石板桥,来到榕树下的天然茶水吧,听着潺潺流水,吹着凉风,喝着饮料……
长安村曾是福清市、长乐区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地,因此留下了白石桥、古驿道、大齐书院等诸多古迹。长安村离福州市区30多公里,距地铁站不到1公里。借助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文化优势,近年来,长安村针对“银发一族”推出乡村旅游,发展“银发经济”,每天来长安村的游客有上千人。
游客多了,安全问题不得不考虑。村党支部书记林雯丹说,“村里考虑能否为游客购买一种公众责任险,以免小磕小碰,能有个保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岩云称,这个想法与几年前的一件纠纷有关。
那年,一外地人在长安村被蛇咬伤。事后,他向村委会提出索赔要求。林岩云不解,“蛇是野生的,又不是村里养的,凭什么让村里赔钱?”此外地人则多次到村里闹事,还声称要向法院起诉。
林岩云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后才知,村委会对长安村辖区确实负有安全管理义务,人家要求赔偿是有道理的。得知这一情况后,长安村只好赔偿了点钱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但这件事也给林岩云他们提了个醒,如今,来这里旅游的多是老人,保证游客安全是第一要事。这才有了给游客们购买保险的念头。
在福建省司法厅开展法律服务进乡村系列活动中,福建国富律师事务所沈荔融成为长安村的法律顾问。他经常来村里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纠纷、法律援助服务等,并指导村民依法维权,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并给予指导性建议。林雯丹向沈荔融咨询购买公众责任险的想法,沈荔融告诉她,“这个想法不错,但要注意,保险的投保人应该是长安村村委会,而不能是长安村控股的企业”。林雯丹不解,沈荔融继续解释,“如果以村企业名义购买保险,保障范围就是企业经营场所的区域,如果以村委会名义购买,保障的范围则是全村。”林雯丹恍然大悟。
长安村在发展乡村经济上有这样强烈的法治意识,也是多年发展产业经济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他们深知法治兴村、法治强村。
2018年,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林岩云决定带领村民种植经济作物树葡萄。那时候,一斤树葡萄可以卖到一两百块钱,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因村民们没见过树葡萄,林岩云就顶着压力试种。三年后,树葡萄成功了,长安村成为福州周边首个村集体大规模种植树葡萄的村。
树葡萄丰收了,难题也来了。游客采摘时只采摘大个的果子,小果有的烂在地上,有的被村民捡回去酿酒。林岩云受到启发,可否将小果加工成干红?很快,他带着村干部在漳州找到了一家有资质的企业,准备签订合作合同。
林雯丹称,以前村里没有过对外合作,大家意识中就认为跟到商场买东西一下要付全款。可沈荔融审过合同后告诉他们,“违约责任及付款方式需要修改,可以先付定金,待货品验收合格后再付尾款,让合作方的履约行为有所约束,这样合理、合规、合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保障村集体经济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受益于法律顾问提供的专业服务,长安村集体经济走得平稳、顺利。2023年,长安村集体收入142.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近4.9万元。村里建起了养老院,73岁以上老人免费吃一日两餐,每周免费为60岁以上老人理发。林雯丹说,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有300万元,经济实力强了,他们会为村民做更多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