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搭起桥梁,大家可嘘寒问暖、相亲相爱,不再擦肩而过”;
“音乐是没有界限的语言,是内心交流的渠道”;
……
9月16日,在福建漳州碧湖生态公园,以“月是故乡明”为主题的2024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盛大举行,来自两岸的音乐界嘉宾和近万名福建漳州的民众欢聚一堂,以音乐为桥,唱响一曲两岸同胞交心交融的动人旋律。
晚会以一曲小提琴空灵之音翩然拉开帷幕。随之,欢跃灵动的钢琴奏响——漳州钢琴家阮扬扬与台湾省籍小提琴家康妮·媚(Connie Mae)合作了一曲咏月二重奏《胜利》,乐曲气势磅礴,展现了“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漳州的开放包容、敢为天下先的气魄。这是这组海峡音乐人的首次合作,但双方十分默契,小提琴悠扬的曲调,衬托出钢琴独特的音色,展现了两岸青年一代蓬勃的生命活力。表演结束后,阮扬扬表示,“音乐是天然的跨越地域沟通之桥,希望未来有更多与台湾地区音乐家交流合作的机会,增进彼此的了解。”康妮·媚也对这次与大陆音乐人的合作表达了欣喜,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来大陆演出,并祝福两岸同胞月圆人团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台湾地区民谣之父”胡德夫与华安高山族小朋友一起演绎了经典诗歌《回乡偶书》,唱出了两岸中国人血脉里永恒的乡愁。满头白发的胡德夫唱起这首《回乡偶书》时格外动情,他说台湾有一大半人的祖先来自漳州、泉州,“我替台湾朋友来看看他们父祖之地”。恰逢中秋佳节,他希望两岸同胞都像一家人一样,通过音乐这座桥梁搭起来,两岸的人能更接近。生活在大时代,两岸同胞需要更多的交流。在这个平台可以拥抱问好,可以相亲相爱。
在漳州彩排节目期间,胡德夫还抽出时间走到漳州的大街小巷,听漳州的锦歌声声,细细感受家乡的一草一木。“第一次来到漳州,特别感受到漳州有很多地方跟台湾很像,比如语言和说话的口气,包括这里人的长相等。我也知道,台湾很多人的祖辈就是从这里出发到了台湾,所以要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来。”胡德夫说,他自己能深切体会思乡是怎样一种心绪的,也希望两岸民众通过他的歌,能感受到两岸同胞要互相思念、不要有隔阂的民间心愿,也是他心中对于两岸关系最大的期盼。
歌曲《回乡偶书》舞台背景配合播放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中精美细腻的影像,传递出两岸同胞深挚的团圆渴盼。
在这场中秋晚会中,两岸文艺界的合作、交流俯拾皆是:泉州籍音乐人杨宗南携女儿刘姿孜登台,演绎了自己作曲、台湾词作家方文山填词的《我们同唱一首歌》,唱出跨越海峡的眷恋情深;台湾女歌手潘美辰携其成名曲《我想有个家》现身,清冷又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引人生出念念家园的情思。现场潘美辰讲述了和漳州的缘分。她说非常怀念漳州,因为曾经到漳州开个人演唱会,得到很多粉丝的支持跟鼓励,这次再回到漳州,她感到很温暖、很温馨。因此尽管当天是妈妈的生日,但她还是选择来到漳州,和粉丝朋友们一起庆祝中秋佳节。听了潘美辰的讲述,现场观众齐声合唱《生日快乐》歌,遥祝潘妈妈生日快乐,场面十分暖心。
音乐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音乐,两岸同胞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进而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正如胡德夫所说,以音乐为桥,两岸同胞可以多交心,“希望通过音乐告诉大家,不管分隔多久,两岸都是一家人,拥有相同的文化、血脉和渊源,一定要代代交流和传承下去。”
漳台同根、同祖、同源,具有共同的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月是故乡明”海峡两岸中秋晚会已经连续两年落户漳州。漳州市还将不遗余力发挥台胞主要祖籍地作用,突出漳台“五大板块”融合发展,力促两岸同胞走近走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