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民生·教育

把“精神的种子” 植入学生心田

——一堂在河北唐山康复村开讲的“思政课”

本报记者 高新国 通讯员 施疑 葛昌秋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5月28日   第 10 版)

5月18日,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河北省唐山学院等学校的大中小学生来到唐山市路南区康复村,在国旗下共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除了学生,唐山市玉田县政协财贸组的委员们也以调研形式参加了此次活动。唐山市政协委员、玉田县政协常委陶庆雷还特意为康复村居民带来了米面油等慰问品。

康复村小花园里,唐山学院国旗护卫队队员在国歌声中庄严地升国旗。轮椅上的康复村居民、唐山学院师生、中小学生代表、玉田县政协委员以及残联、社区工作人员共唱着《我和我的祖国》。

“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多人遇难,16万余人重伤,其中3800多人截瘫。自从1992年康复村落成,20多户截瘫患者在这个无障碍社区已经生活了30多年。”现场,唐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菁讲述了唐山抗震历史,讲解了唐山抗震精神,介绍了康复村居民身残志坚、努力奋斗的生活经历。

虽然截瘫患者做家务有诸多不便,但每家每户都收拾得干净利落。参观了居民们整洁的房间,学生们无不为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染。“谁说我们只能活15年,48年了,我们还好好的!”唐山大地震后,国际卫生组织专家曾预言截瘫患者的生存极限是15年,但在共和国的旗帜下,康复村居民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村长”张秀霞激动地说:“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恩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爱心人士的帮助。”

“震后10天采出第一车‘抗震煤’,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志气钢’。”大学生马兴源说,来到康复村他更加感悟到,康复村居民的幸福生活就是抗震精神的写照,这堂“思政课”既让他学到了唐山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也促使他感受到了爱心的温暖和力量。在了解了康复村的故事后,小学生陶小雷也难掩自己对爷爷奶奶们的敬佩之情,“我要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思政课就是找‘种子’,来康复村就是要把‘精神的种子’植入学生心田。”唐山学院副院长郝志华说,相信康复村截瘫患者勇于克服困难、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顽强毅力,能打动孩子们,以帮助他们形成敢于正视困难、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

2024-05-28 本报记者 高新国 通讯员 施疑 葛昌秋 ——一堂在河北唐山康复村开讲的“思政课”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580.html 1 把“精神的种子” 植入学生心田 62,58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