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何以文明?”“何以中国?”

本报记者 孙金诚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5月25日   第 04 版)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和文物、文化遗产。

近年来,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场馆越来越“火”,引发了全民参与文物和文化遗产阐释理解的热潮。这一现象引起全国政协委员郑茜的关注,在全国政协召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她呼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古代多元文化遗产的阐释和利用能力。”

“文博场馆火热的背后是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接受记者采访时,郑茜表示,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的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的文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重要见证。“通过对珍贵历史文物的考古发掘与阐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先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审美取向等,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但是,郑茜在调研中发现,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博阐释和宣教实践,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难点和堵点,急需通过相关政策加以疏通引导。

“如果把藏品当作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充分发挥教育和为公众服务的功能,是博物馆的应有之义。”长期从事文博工作的郑茜表示,博物馆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引导人们树立牢固的中华民族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对一些文物和文化遗产,特别是对多元文化遗产的阐释需要大历史观观照以及较深的理论修养,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回避和忽略这些遗产的现象,这是当前急需关注的问题。

“民族文物是各民族实践的产物,体现了各民族之间交流合作等社会关系。”郑茜举例说,比如,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许季姜青铜簋,从其内底的铭文可推断,它来自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国,这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交流往来的历史见证。“这些民族文物生动体现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民族精神,通过对这些文物的考察,既能够了解各民族社会内部的组织结构与文化变迁,也可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据了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讲好中国故事,郑茜共提交了三件提案。

“文博工作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史的科学揭示和表征展示,是事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核心任务之一。”郑茜表示,只有去挖掘寻求构建文物的叙事,把它的意义真正阐释出来,才能构建出一个严密的科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

“从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的角度,在全国文博系统中树立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战略认知,应当成为文博行业的使命自觉。”郑茜说,当前讲让文物活起来,文物活起来需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对文物的阐释和利用能力,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让文物的“过去形态”变成“现在形态”。“文物一旦参与到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变成人与社会当下的需求,文物就活起来了,就能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郑茜认为,有必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系统梳理关涉国家文化安全的古代多元文化遗产清单,加强多元文化遗产研究力量,增强对多元文化遗产的阐释和利用能力,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形有感有效的公共文化产品。

2024-05-25 本报记者 孙金诚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2306.html 1 “何以文明?”“何以中国?” 62,30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