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是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这个主题,恰好与博物馆日益提升的社会影响力和发挥的作用相切合。在笔者看来,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的博物馆在教育和研究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和丰硕成果,已成为文化殿堂和终身教育的场所,于润物无声中滋养着公众的心灵。
首先,突破瓶颈,探索可持续性的公共教育体系,在公众心中种下“美”的种子。高质量藏品和长期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品牌化公共教育体系的基石,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新近开设的殷墟博物馆新馆等皆因此而火爆,有些馆所还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然而,更多的中小型博物馆,由于藏品数量少、品级低,难以推出高质量陈列展览等瓶颈,导致博物馆教育活动主题分散、时间不固定,难以建立公共教育体系,影响了其可持续性发展。这就需要转变思路,打破藏品限制,将注意力集中在藏品类别和本土文化上,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技艺传承和公益科普等,合理分众与课程研发并重,常态化开展一些有创意的体验活动以及精品课堂;同时,开展 “冬、夏令营”,以及“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品牌活动,建立了馆内馆外结合,线上线下互动,开放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破藏品和展览的限制,“菜单式”系列公共教育品牌活动,让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需求的大小朋友都能够在此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其次,协作共享,推进高参与度的博物馆教育体系,让“殿堂之美”走向“身边的美”。博物馆事业日益发展,博物馆教育从规模增长到质量提升是当前发展方向和着力之处。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应该注重树立资源共享理念,积极推进社会资源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新的模式、新的可能,形成高关联性和高参与度的博物馆教育模式。以天津为例,天津美术馆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交通广播联合举办的“润物无声讲好中国故事——在美术馆谈美”项目,挖掘地方文化资源、馆藏精品等,向听众介绍中外艺术知识、文化遗产。将电台广播作为馆所的延长线,让无法到馆参观的市民也能通过“听”的方式感受艺术,满足文化需求,更体现了博物馆对广大公众,特别是残障人士的人文关怀与责任担当。除此以外,“邂逅·天津”创意城市艺术计划将馆所展厅打造成“盲盒”,在演员引导下,观众们步入其中,《白蛇传》《三岔口》等依次亮相,移步异景、如梦似幻。同时,各地博物馆借助社会力量,将音乐会、思政课、VR技术(虚拟现实)等搬进博物馆,更打破了公众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让历史、美术、音乐、体育、思政等跨界融合,生动活泼的方式更贴近大众生活,让专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让“殿堂之美”走向“身边的美”。
此外,走出场馆,打造更科学的教育体系,让公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博物馆教育是推进“基于实物的学习”,是将博物馆资源转化成实践课程,真正成为传授科学和历史文化知识的课堂。在博物馆内,人们可以从一件件古老的文物中领略“何以中国”,从革命先驱、先烈的家书、遗物中感受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史。同时,博物馆教育走出场馆开展活动,可借助教具,采用小组学习方式,制作课程学习单,使学生在可看、可听、可感中,完成参与、探究、阐释、拓展并获得评价,形成科学的教育闭环。各个学校与博物馆合作组织的研学活动,将青少年带到祖国的各个角落,以实际问题探究为导向,在有“博”有“物”、有“趣”有“识”中,穿越千年的文明之光,拥有跨越千里的友谊互动,领略鬼斧神工的自然胜景,触摸书香四溢的历史真实,体会炽热浓烈的爱国情怀,沉甸甸的获得感早已超越了书本中的文字。
当前,博物馆教育实践已深度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融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流中。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工作是永无止境的,只为让历史文化与公众关切之间的联结更加紧密,为公众提供更高品质的精神价值。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