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国是·科技文化

小陈列馆里的大师和他的大境界

——感悟“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科学家精神

李萌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5月15日   第 09 版)

威海有个“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利用出差机会特地去参观瞻仰。

我与这个陈列馆还是有缘的。建馆之初曾经听过威海有关领导关于建馆陈列的一些考虑,虽没有作过实质性贡献,但从一开始就大力支持建设这个陈列馆。

这里陈列着从威海荣成走出的我国唯一一位牺牲了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一生的事迹。馆内分七个板块,分别以“荣成之子、潜心求学;扬名海外、毅然回国;两弹一星、功勋卓越;家国情怀、大师风范;以身许国、壮烈牺牲;怀瑾佩瑜、爱在天际;高山仰止、永远怀念”为题,进行了系统介绍。这里还有郭永怀工作过的单位赠送的实物模型,包括原子弹、氢弹、火箭和人造卫星模型。篇篇文字、个个实物、张张照片、部部影像,为我们生动再现了郭永怀为国奉献的一生。

尽管过去对郭永怀的事迹也比较熟悉,我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青海海北的“原子城”基地、四川绵阳的工程物理研究院都参观过他的事迹展览,但每次参观都像第一次听到看到的那样感动,这次尤是如此。

郭永怀于1909年4月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市,从一个农家子弟逐步成长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在青少年时代,他就立下求学报国志向,30岁之前,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他的导师有叶企孙、周培源等前辈,他的同学有林家翘、钱伟长、汪德熙、段学复等大家。1940年郭永怀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仅用了半年就获得硕士学位。1941年郭永怀进入加州理工大学学习,师从“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冯·卡门教授,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与钱学森、钱伟长都是冯·卡门的弟子。

1946年他受邀前往康奈尔大学创建航空研究院。1956年他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长期主持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工作。后来又兼任二机部九所副所长,为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核导弹的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1968年郭永怀从核试验基地返回北京汇报实验数据时,因飞机失事壮烈牺牲。当敬爱的周总理得知郭永怀空难牺牲的消息时,当场失声痛哭。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能让共和国的总理如此悲痛。

他是“两弹一星”的功臣。1956年2月和9月钱学森两次致信邀请他回国后到中科院力学所工作,他果断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国。要知道他在美国名校任教,有着非常优越的生活,是当时国内物质条件无法相比的。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又服从国家需要投身“两弹一星”的研发,投身中国核武器事业。他主要负责条件艰苦的场外试验委员会的工作,先后参与了氢弹、核导弹的研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核弹的武器化作出了贡献。1964年他又奉命参与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主要负责卫星本体和卫星回地方面研究工作。1968年12月5日,在飞机失事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也是怎么使国家不受损失,他和警卫员一起将装有试验数据的公文包死死抱在胸前,虽然两人英勇牺牲,但却用血肉之躯把数据完整保留下来。

他是学问大家。他在加州理工时与导师一起突破了航天领域中的世界级难题——声障,并和钱学森、林家翘一起成为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成员。在康奈尔时是该校航空研究院三位创建者之一。回国前他在力学领域已经成绩斐然。回国后成为力学所主要学术领导人,1957年就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他和钱学森一起主持制定了力学学科的发展规划,倡导在国内开展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拓展了力学的服务领域。郭永怀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在钱学森和他的领导下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在液燃发动机的研制、板壳理论、地面沉降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此,钱学森说“他做得要比我多得多”。他还出任中国科技大学首任化学物理系主任,尽全力关心支持年轻人成长,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高端人才。他治学严谨,标准要求高,发表的论文不多,但每篇都有分量和学术价值。他学术水平高又担任领导,但从不以势压人,他经常对青年学者说,“我给你们提的建议看法仅供你们参考,不一定按照我的办法做,一切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他以他的卓越成就与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一起被学界并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四位奠基人。

他一生心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便开始筹划回国,参加留美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拒绝参与美国机密项目研究,时刻准备着回到祖国。为了提防美国移民局阻挠当众烧毁积攒多年的科研资料和手稿,历经众多波折,终于1956年9月踏上邮轮,经罗湖口岸回到祖国。1957年他写了一篇文章介绍“我为什么回到祖国”,说道“我自认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1963年位于青海海北金银滩草原的221基地基本建成后,他很快按照要求率领科研团队从北京迁往青海,在恶劣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核武器试验相关研究。1965年他曾经表达过心声,说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衷心希望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建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陈列馆还专门展示了郭永怀一家的生活相关情况。说到郭永怀当然不能不说他的夫人李佩先生,陈列馆对李佩先生的事迹也做了详细介绍。李佩先生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曾在康奈尔教授中文,上世纪50年代与郭永怀一起回国工作。郭永怀牺牲以后,李佩先生奋斗在中国科技英语教学第一线,为英语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她长期在中国科技大学任教,创办了国内首期应用语言研究生班,领导筹建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英语系;她与李政道先生合作,输送出新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在耄耋之年创办了“中关村大讲堂”,被称为“中关村最美的玫瑰”。1965年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她和郭永怀一起将他们一生积蓄48502元捐献给国家,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后来她又把积蓄的60万元存款分别捐献给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力学所,设立郭永怀奖学金,用于人才培养,而自己一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国内设置纪念郭永怀的场所有一些,写的回忆文章也不少,但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永远都是不多的,我们要多写写他的事迹,把这种精神永远写下去,真正传承下去。

威海不大,陈列馆也很小,但郭永怀的精神高尚、境界广大,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去参观瞻仰。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

2024-05-15 李萌 ——感悟“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科学家精神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1792.html 1 小陈列馆里的大师和他的大境界 61,79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