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记者就看到这样一幕场景:技术人员只需操作手柄,机器人即可模拟人手,进行脑血管造影手术,导管、导丝可以精准前进、后退、旋转……
“这是去年上市的一款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也是我国首个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北京万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丽娟介绍,在传统的脑血管介入手术中,医生往往要背负10公斤左右的铅衣、铅围脖,对体力、操作精准度等带来很大挑战。脑介入手术机器人的问世不仅可以减轻医生负担,让医生免于X射线的损害,而且其标准化的手术流程,精确至亚毫米的动作精度,可以保证手术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记者了解到,这款机器人由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团队研发,2023年3月获批上市以来,迅速在河北省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实现正式投产,目前已经在北京朝阳医院、河北医大一院、山西人民医院等地完成了超过260例手术。
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化辐射全国的一个生动缩影。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解敏表示,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这10年,三地“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初步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发展格局。
10年间,京津冀协同发展硕果累累。在展区,记者看到三地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一个个产业协同示范项目领跑全国,一个个创新科技成果在津冀地区落地转化,为其发展注入活力。
过去10年,“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协同模式已经十分成熟,数据显示,从北京输出到天津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4年的38.8亿元上升到现在的82.1亿元,其中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年均增速为8.7%。而北京输出到河北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也由最初的32.4亿元快速增长至现在的274.8亿元,2431家中关村企业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5163家。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迈入从‘单向疏解’转向‘双向互通融合’,从缩小各自内部差距转向增强区域整体实力,从‘破藩篱’转向‘建生态’的新阶段。”解敏表示。
北京市协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李伟介绍,目前京津冀正在进行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在协同布局产业链群方面,共同绘制了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等6条产业链图谱,从中梳理出关键核心技术“卡点”229个、供应能力不足“堵点”174个,同时共同培育集成电路、网络和通信安全、生命健康等五大产业集群。
“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京津冀三地要共同布局创新资源,共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李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