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花似锦,榕城春如诗。满城的鲜花竞相绽放,成为此时节一道亮丽夺目的风景。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福州与台湾隔海相望、一水相连。海峡难隔鸿雁,教育不改初心,迎着晨风和暖阳,赏花巅峰期的福州,恰逢一场“双向奔赴”的高等教育盛会。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希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马英九一行时饱含期待、殷殷嘱托。4月15日至17日,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如期而至,首次设立两岸融合发展成果展专区,集中展示闽台高校融合成果、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成果等。
教育是立国之本。作为本届博览会新的亮点和特色,首设的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学术活动吸引了两岸高校嘉宾百余人会聚一堂,深入探讨推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搭建交流合作新平台,拓宽深入交流新渠道,循着两岸教育者共同追求的教育方向,跨越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两岸社会人文交流在这个春天又出发。
▶▶▶首设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学术活动——
双向奔赴 两岸心连心
一衣带水,两岸同书。教育是海峡两岸沟通的重要桥梁之一,亦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军”。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是福建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宝贵精神财富。”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文斌说,福建省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希望与兄弟省、市参展单位开展更深层次交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奔赴。
“本届博览会借助福州独特区位优势,搭建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新平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介绍,设置的两岸融合发展成果展特色专区,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海洋战略与闽台海洋人才培养等学术活动,为探索闽台教育融合发展,促进两岸高等教育深入交流提供了新渠道。
走进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成果展区,参观者人头攒动、赞不绝口。台湾实践大学吴郁心设计的“急救充气担架”、四川美术学院杨思凡设计的“背包式微型农耕机”、台湾科技大学吴文娟设计的“种子书”……这里是两岸设计新锐竞赛·华灿奖展区。2014年9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等在北京主办了第五届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该奖项即在此次论坛首设。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陈星莺说,活动鼓励和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设计师的交流合作、协同设计、共创未来,构建和推动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打造青年协同创新创业的优质生态圈,吸引了两岸30万青年积极参与,“我们将充分用好活动,共同商榷把活动提档升级,让两岸青年学者增进了解和友谊,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华灿”二字,蕴含着华夏儿女对中华文化走向伟大复兴的热切期望,饱含着中华儿女对中华文明崛起的美好期望,寄托着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的创业梦想。与此同时,从台湾发起的赛事活动也有着“以赛交友、以赛促融”的生动案例。
“时报金犊奖”展区内,一张写有“敌对”“封闭”“怀疑”“友好”“交流”“信任”六组词语的明信片吸引不少参观者。这是由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王宇同学创作的《求同存异》作品,通过两岸简体字、繁体字对比,表达了“我们所期许的美好,其实都一样”寓意。时报金犊奖秘书长周智说,“这是较早从台湾发起的赛事,33年来参赛人数超千万。台湾学生到大陆访学交流近万人。我们和其他赛事一样,都把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融作为共同目标。”
以赛促融,搭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新平台,以赛促学,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新路径。围绕两岸青年文化交流成果和高等教育竞赛,既有合作成果的呈现,也是对未来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交流合作的展望。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两岸青年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连心桥”已架起,“双向奔赴”同心同愿的青春力量又激发。
▶▶▶来自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现场声音——
互补优势 同逐教育梦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福建与台湾同根同源,在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上迈步早、走在前,在多个领域实现“率先”。
43所福建高校、89所台湾高校,融合发展成果涉及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记者注意到,闽台高校融合成果展专区还设置了政策支持与实践、校际交流与互访、人才培养与管理、师资建设与发展、科研合作与转化、特色展示等模块,系统梳理了福建省出台的系列政策举措、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历史脉络和未来期许。
体育交流看似“平常之事”,却拥有“非常之功”。以体育为载体的学术交流亦是如此。当天,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辅仁大学签约共建闽台棒垒球体育发展研究基地。小小棒垒球,加深闽台情。深入实施闽台棒垒球推广工程,是党中央、福建省委赋予福建体育的重要使命,也成为当前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突破口。
“学术活动通过开展特色文化项目,推动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文明的荣耀,共担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让我们心更近了,情更亲、更浓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表示,共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要充分发掘各自优势,不断增进两岸同胞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灵契合。实现资源互补和成果共享,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海峡两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扩大交流合作、深化融合发展,是两岸同胞民心所向,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工程。”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说,高校作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应把促进闽台人才培养和引育作为重要职责,积极探索两岸人才培养“试验田”。
“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不对等,这是难以突破的瓶颈。”集美大学校长谢潮添提到,具体在一些课题合作、青年学生交流往来、教师互聘互访等方面也受到诸多限制。“缺少信息沟通机制,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都还未真正建立更多交流,是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影响教育改革的关键,是社会背景、民心望变。”台湾台北市立大学教授董德辉告诉记者,“目前从加工到产业创新,学用还不能完美合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企业界尚存‘不太好用’的窘况。因此,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需求,未来大学的研究与教学将会越来越市场化。”
正如台湾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所说,“昨天的优势,经常会被明天的趋势所取代。”大学不应只是为学生提供教学环境,更需同产业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产学创之间必须把‘扣’连起来。”
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应注重研究“数智时代如何让科技全面引进教育”。“未来的大学可能是虚拟现实共存状态,两岸可考虑共建更智能、更便捷的虚拟大学。”
“两岸高校科研成果共享规模有待提升。”台湾艺术大学原校长谢颙丞说,大陆的教育规模和高教经费投入可观,但研发的技术体系广而庞大,台湾面临的问题则是高技能人才流失及少子化严重,可通过互补优势应对现有挑战。
“如何在多元化空间中发挥积极作用,对我们学者是个挑战。”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张宝蓉说,海峡两岸在过去有非常好的交流基础,近年受台湾岛内政局影响情况急转直下。“但无论政治形势如何变化,都无法阻挡民间对文化教育交流互动的强烈诉求。”在她看来,两岸高等教育的交流具有民间韧性,特别是台湾青年来大陆的热情已在逐渐上升。“以实事求是、真诚待人、优质务实的心态促进每一项交流合作,定会朝着更好方向发展。”张宝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