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经周刊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伍爱群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23日   第 05 版)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构建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新格局。通过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中国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已初露头角,例如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同时,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面临诸多困难。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投入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核心技术上的原创性、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有差距。二是产业升级转型阻力重重。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压力巨大,如何平衡新旧动能的转换、先立后破成为关键。三是对外开放程度需进一步提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提高开放水平,加强与国际科技经济合作,对中国来说仍是一项挑战。

为加快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尤其要增加对科研的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活动,以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技术不断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为了培育和增强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支持,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供充足资金保障。此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激励科研人员和团队的创新积极性,也是推进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环节。科技创新往往投入巨大,而创新又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成功的创新固然有之,但失败是创新的常态,绝大多数创新会遭遇挫折。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大创新通常都是在一次次失败的基础上最终得以突破,但中小企业承受不了失败,往往会因为一次失败的创新而一蹶不振,“输不起”是影响创新积极性最主要的因素。这也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不敢自主创新,只敢亦步亦趋跟随国外创新的主要原因。中国人不缺聪明才智,缺少的只是创新的勇气和底气。任何国外出现的颠覆性技术,国内短时间也可以跟上,但很难先人一步。政府不能只是为成功的创新者锦上添花,更要关心关爱创新的失败者。要建立创新失败项目的补贴制度,做企业创新活动的坚强后盾,解除企业科技创新的后顾之忧,让企业在遭受创新失败之后还有能力爬起来,仍有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继续创新。

其次,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是加快新质生产力成长的有效途径。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导向,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具有前瞻性地制定相关政策,为这些新兴产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例如,通过减税降费、提供创业资金和空间等措施,帮助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同时,要完善干部的政绩考核办法,新增“新质生产力”考核项目并加大其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不光考核干部的“显绩”,还要考核干部的“潜绩”,看看干部为十年后做了些什么。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不仅看在现岗位上的工作业绩,更要重点考察其在历任职务中为后人栽了多少“树”。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上下一心狠抓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再次,提升劳动力素质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忽视的一环。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STEM教育的投资,培养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是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平台,帮助劳动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产业变革。全国高校都应普遍设立“未来产业研究院”,并进一步推动高校的“未来产业”研究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逐步建立“未来产业学院”和相关的未来产业专业,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主力军作用,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在已经探索成熟的“产学研”模式基础上,试点实行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结对国家级科技创新企业的专项行动,选派对口专业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到企业挂帅,帮助企业组织、带领和指导创新团队,结合企业创新项目的实际开展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这将比选派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到地方挂职更富有实效,从挂职的“漫无目标”到挂帅的“精准攻关”,以科技创新企业为抓手,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创新生态系统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多个主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在这个系统中,政府应当发挥引导和服务的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企业则是创新实践的主体,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内部创新活力;高校和科研机构则要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同时,还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动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和产业合作,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带动国内新质生产力的大幅提升。既要重视发达国家的新质生产力“引进”,更要重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质生产力“输出”,把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发展与合作放到显著位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通过国际合作使中国自主创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模式等新质生产力迅速占领全球市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知联会副会长,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

2024-04-23 伍爱群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870.html 1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60,87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