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春秋周刊

马英九寻根问祖见“老陕”

石炎岭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18日   第 11 版)

马英九先生与本文作者石炎岭合影

王长安团长向马英九先生赠送中国古钱币礼盒。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期间,马英九先生曾来陕西寻根黄帝陵,问祖马援祠,参观兵马俑,细观珍稀典籍。笔者有幸,早在2003年就当面感受到马英九先生的家国情怀。

“我是汉代马援将军的后代”

2003年2月,时任陕西省政协《各界导报》副总编的笔者策划组织了西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代表团赴台参访。2月15日,是农历未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经老朋友台湾中国统一联盟执委、台湾大学法学教授刘文超和知名企业家李正富的热心安排,马英九会见了参访团一行。因马英九当晚要主持台北市元宵灯会,见面时间定在他主持灯会前半小时的7时,时间20分钟。

晚6时30分许,我们一行九人来到会客室。两人坐一个茶几,上摆香茗、小点心,供大家品尝。主人赠送每位客人一只折叠灯笼。

晚6时55分,马英九先生来到会客室,同每个人握手寒暄,相互交换名片。几天前,团员名单已报送马英九审看过,上面有每个人的职务及我撰写的每人30字的简介。他对每个人的名字和主要事略,有惊人的记忆力。马英九接过著名杂文作家商子雍的名片,瞄了一眼便说:“商先生,一看您的名片,我就想起《论语》中的那些人物。”商子雍答道:“您说得对,子路、子夏、子贡、子禽,还有子雍。”言毕,两人皆笑。

见到雷西萍,马英九问她:“你就是那位律师吗?做律师多久?”雷西萍回答,快10年了。马英九说:“那么久啊!我也是律师出身,咱俩可是同行啊,我当过10年的执业律师。”他对陕西咸阳五零五集团彭红英女士说:“我在审看贵团名单时,看到一位女士的名字中有个英字,和我名字中的英字一样,当时就印象深刻。今天见到了,不用介绍就知道是你。”他接着说:“彭女士以前做医药工作,现在做媒体。”亲切的话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席人欢声笑语。

接着,马英九致辞,他说:“很抱歉,昨天才从媒体上(《中国时报》刊登我们一行赴台参访的报道)知道各位来台湾参访。陕西同胞我是一定要见的,我祖先的祖先就是陕西扶风郡人。”大家顿时有些惊奇。著名杂文作家商子雍问:“您的籍贯不是湖南衡阳吗?”马英九回答:“我是汉代马援将军的后代。明朝末年闹白莲教的时候,扶风马家军中的一支辗转到了湖南衡阳。所以,追根溯源,我的确是陕西扶风人。”

相逢话到投机处

接下来,参访团团长西安日(晚)报社社长、西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王长安致辞,介绍陕西省和西安市近况,并邀请马英九在方便时到西安看看。马英九含笑点头。马英九问道:“昭陵离西安有多远?”我回答:“不太远,有六七十公里吧。”我随口问道:“您是怎么知道昭陵的?”马英九说:“我在美国留学时,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参观,看到西安昭陵六骏石刻,很精美。从那以后,对昭陵就很向往。”

对故乡的认同,在台湾的政治人物中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时常被上升到政治的高度。马英九敢于公开宣称自己的祖先是陕西人,展现了他对故国山河的认同。在场的人都被他浓郁的故乡情怀所感染。

王长安团长向马英九赠送团旗和一盒古钱币留念。马英九仔细观看古钱币上面的文字,赞叹不已,然后小心翼翼地合上了盖子。随后,马英九满面笑容,和大家随意交谈。相逢话到投机处,时间过得飞快。

在笔者提议下,马英九同大家合影留念。合影后,大家又要求同他分别照相,马英九一一答应。未及交换名片的团员,又忙着与马英九交换名片。拿着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五零五集团总裁来辉武赠送的保健品,马英九说:“早晨我跑步时,一定把您的护膝戴上。”华商报社总编辑张富汉递上名片时,马英九说:“看了简介,报纸发行量那么大,不容易呀!”接过我的名片,他端详片刻说:“你主办过大陆首次台湾邮票展览,是在1986年,不简单。”

工作人员再次提醒,马英九才同大家依依惜别。时针指向7时35分,比原先约定的会见时间延长了15分钟。

这时,音乐厅门外的中正广场,人山人海,灯光璀璨。在马英九主持下,一盏盏天灯腾空而起,蔚为壮观。

“跨海寻根万里行”

马英九说他的祖先是陕西人,两年后再次得到印证。2005年4月清明节,马英九之父——台湾马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马鹤凌先生,带领“台湾马氏宗亲寻根祭祖代表团”来到陕西杨凌毕公村,拜谒马援祠,寻根祭祖。当代表团一行走进毕公村,数千名当地群众用喧天的锣鼓、真诚的掌声、灿烂的笑脸和亲切的问候迎接远方的亲人。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跪拜祭祖之后,86岁高龄的马鹤凌先生说:“祖国统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一切阻挠祖国统一的行径都是不得人心的。我相信两岸的关系会有大大的进展,我们的主张就是21世纪是华人的和平建设时期。”

祭祖活动结束后,毕公村的乡亲们请客人品尝了臊子面、鹿羔馍等家乡小吃,马鹤凌先生还特意带了几个鹿羔馍,说要让台湾的家人尝一尝故乡的风味。临别之时,马鹤凌先生即兴提笔赋诗:“跨海寻根万里行,杨凌祭祖正清明,亡人追远还乡日,欣见宗亲乐太平。”

杨凌马援故里海内外联谊会会长、杨凌毕公村村委会主任马宽绪说,马鹤凌先生当时还动情地告诉他,寻根祭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千秋大义,回到故里一看,就更加感受到了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今后还要通过寻根祭祖等多种形式,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

当年11月1日,也就是在杨凌寻根问祖半年后,马鹤凌老先生在台北病逝,享年86岁。

马宽绪还给笔者介绍过一个细节。2005年6月,马英九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马宽绪代表马援故里的乡亲们给他发去了一封贺电,希望马英九先生能“带领国民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发展,振兴我马氏宗族,创中华民族美好之愿景”。台湾马氏宗亲总会的秘书长马正荣后来打电话告诉马宽绪,他亲手将贺电转交给了马英九,马英九看后非常感谢故里乡亲的热情祝贺,并表示他方便时一定要回故里看看。

事后,陕西省台办摄影师袁永明应笔者请求,送来了马鹤凌先生祭祖时的照片和马鹤凌先生诗词的手稿照片。

2005年6月,马英九荣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第二天,《华商报》记者张小刚就马英九台北见“老陕”一事,对笔者进行了专访,写成报道,配上马鹤凌先生祭祖的照片和赋诗手迹,刊登在《华商报》头版。自此,马英九的老陕情怀,成为三秦父老津津乐道的话题。

(本文作者:资深媒体人,退休前任陕西省政协文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2024-04-18 石炎岭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678.html 1 马英九寻根问祖见“老陕” 60,67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