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学生欺凌:

伤害有多大?影响有多远?

陈鹏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4月10日   第 11 版)

阻止“欺凌” 新华社发 翟桂溪 作

近期,学生欺凌现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是在河北邯郸,初中生被杀埋尸案尚未平息,又有一名初中生被同学灌开水后严重受伤……一个个血淋淋的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同伴关系,为什么学生欺凌屡禁不止,学生欺凌的整体样态如何?对被欺凌者造成怎样的伤害?又是如何影响成年后的生活的?

本期继续关注学生欺凌的相关话题,探讨它造成的进一步伤害以及如何救治的问题。

学生欺凌频繁发生,

社会关注度提高

学生欺凌作为一种攻击行为,具有施行的蓄意性、典型的重复性和发生情境的权力不对等的特点,学生欺凌有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等不同形式,男孩更容易卷入身体欺凌,女孩更容易陷入言语欺凌、社交欺凌。一系列调查显示,学生欺凌近年在中小学发生较为普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的一项调查称,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46亿的儿童和青少年遭受欺凌;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小学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2017年的一项调查得出,我国中小学生受欺凌的发生率为25.8%;2019年我国学者针对农村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5.1%的农村中小学生曾经遭受过欺凌。

学生欺凌的程度因性别、年龄、国家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国外研究表明,男孩报告的欺凌行为多于女孩,而女孩报告的受欺事件多于男孩,而国内研究显示男孩遭受欺凌的情况多于女生。就发生的阶段而言,同伴欺凌在幼儿园时就已经开始出现,到了初中阶段达到峰值,而后直至高中末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学生欺凌危害严重,

一直延续到成人

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遭受欺凌将会导致一系列身心、社会、学习、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负面问题,严重者可导致生物神经紊乱、自残或自杀。有些研究进一步指出,学生欺凌具有可持续性,“一旦受害,总是受害”。例如有研究显示,在10-13岁遭受欺凌的孩子中,有43%的人在三年后仍被同伴认为是欺凌的受害者。另有一些长线的跟踪研究还表明,学生欺凌与成人时期的不良状态有一定的联系,如焦虑、躯体化甚至精神疾病,以及社会交往问题和不佳的教育和经济状况。

一位进入不惑之年的受欺者小凯在回忆自己30年前受到鞭打时的情景,“当时我的肉体是疼痛的,但我的心更在流血……这是我人生中受到的第一次身体虐待,也使我的人格受到前所未有的侮辱,当时想死的心都有”“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当时为什么那样对我,对我现在的生活依旧有着严重的影响”。小凯在童年时期一直比较瘦弱,经常遭到同学的欺负,比如“二年级的时候被同学拿着蛇在后面追赶”“三年级的时候被同学冤枉毁害板凳”“四年级的时候被同学用三角带鞭打”“五年级的时候被击碎玻璃的同学诽谤”“初中的时候被校园外的小混混拳打脚踢”“高中的时候被同学在厕所里阻止小便”……

一系列的欺凌事件是典型的关系欺凌,并伴有身体欺凌和言语欺凌,在关系的“污蔑”、身体的“凌辱”和言语的“威胁”中,小凯的身心遭受严重的打击,并一度出现焦虑、沮丧、抑郁等负面情绪,不相信任何人,在小凯心里逐渐堆积成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由于害怕更多蓄意的恐吓与无端的诽谤,在整个青春期,小凯都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不愿与人交往,自我价值、自尊、自我效能感逐渐降低。如今虽然已到不惑之年,但童年的阴影一直存在,不愿主动与人接触,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不知如何合理地表达语言和情绪,在面对熟悉人的时候也常常伴有怀疑心理。

除了社会交往的障碍之外,据小凯描述,他还是一个典型的害羞膀胱症患者。根据小凯回忆,高三时候每次上厕所时都遭受同班同学小张的欺凌,久而久之,为了规避受到更大的伤害,小凯的神经系统做出习惯性应激反应,患上了害羞膀胱症,只要旁边有人,就很难自然地小便,甚至在移动的交通工具如高铁、飞机上也很难。有一次乘坐国际航班飞行了14个小时,去了好几次洗手间都没有实现目标,膀胱差点憋坏……还有一次手术后打吊瓶期间也是憋了10多个小时,最后只能用导尿管引出……很多在中小学受到同样欺凌的人在成人时期都述说有过小凯这种遭遇。

学生欺凌发生隐蔽,

应全面加强防范与救治

学生欺凌危害如此严重,且国家教育部门和学校层面高度重视,为何还屡禁不止、频繁发生?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发生的时空非常隐蔽。在教室内外、校园内外皆可发生,比如在校园的角落里、厕所里、宿舍里等监控死角发生的概率较大;甚至学生欺凌已经远远超越了“校园”的边界,扩展到校园外的山林、街道等。有研究对2015-2017全国发生的100个重要学生欺凌事件的分析显示,36%的事件发生在校内厕所、宿舍,30%的事件发生在校外巷子、树林、河边等。如此隐蔽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往往在常规的课堂之外,比如课间、午休、放学后,无论学校层面还是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很难发现,是否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也很难界定,因而欺凌行为也往往成为校园监控的空白。

学生欺凌尽管发生隐蔽,但也不是不可防御,这就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乃至受欺凌者自身的协同,尽可能地将学生欺凌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加强对已经受伤者的关照。其中,学校方面,加强对校园隐蔽时空的监控力度,在空间方面做到监控无死角,即从厕所、宿舍到学校围墙外任何可能发生欺凌的地域都尽可能地严防。时间方面,应加强午间、晚间的巡逻力度,狠抓“漏网之鱼”。家长方面,应及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做孩子的知心人,及时询问孩子突发事件的前因后果,理性地对待同伴之间的欺凌,并进行正确的疏导,避免再一次发生欺凌事件。社会方面,应加强社区协同治理,做好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缓冲带”,避免校园之外欺凌事件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行为,应积极地参与救治,组织社工人员及时做好干预工作。作为学生个人,也应该勇敢地拿起自救的武器,勇于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将欺凌事件扼杀在初始阶段,防止产生更大伤害;作为曾经受欺的成年人,也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故事,让更多人认识到学生欺凌的危害及其深远性,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2024-04-10 陈鹏 学生欺凌: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60265.html 1 伤害有多大?影响有多远? 60,26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