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医卫界委员小组会议现场,多位委员分享了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思考。
“通过我们手把手的临床教授,三都县人民医院的护理团队成长起来了,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了,危重症孕妇和早产儿一般已不用再转诊到州一级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的建立,让水族先心病孩子再也不用跑到千里外的上海去救治。”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傅小云谈道,一年多来下沉到黔南州三都县人民医院,通过“组团式”重点医疗帮扶,带给了当地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贵州省在2022年即按照健康中国战略,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医疗次中心等形式,到2023年底建成了10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基于蹲点式工作中的思考,傅小云建议,通过相关政策保障,每年有足够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加入基层医疗服务队伍,通过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供给水平,让老百姓能就近获得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建议比照国家对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持续加大对基层特别是乡村医疗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唐旭东长期关注基层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如何让这支队伍稳中求进?唐旭东认为重在解决政策支持、待遇留人和能力提升三个层面的工作。他建议,国家建立长期面向乡村医疗免费培养全科医生的工作机制,通过规范化、专业化培训,夯实基层医疗服务根基;启动并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行动计划,结合当地疾病谱,优化完善课程体系和考核机制,搭建线上培训平台,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针对保障基层医疗网格服务能力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认为,需进一步转变对全科医学的认识理念,给予社区医生和在三级医疗机构工作的医生同样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
吴浩建议,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引入网格化社会治理理念,提升全科医生专病专长诊治能力。“要精细统计分析社区医生所辖的地区,哪些是多发病、常见病,对这几种疾病要着重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使百姓能够医得好、防得住,赢得他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