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议政建言

岁丰年稔 国稳民安

文/本报记者 李元丽 图/本报记者 姜贵东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3月06日   第 17 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所所长胡培松,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齐扎拉和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兰陵县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自左至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严守耕地红线,守的是14亿多人民的“生命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的粮食工作进一步做出了系列部署,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对此做了具体安排。如何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让粮食安全总量有保证、有提升?如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断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如何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统筹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这三个着力点?围绕“三个如何”,三位全国政协委员接受了人民政协报记者的采访。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面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稳面积的关键还是要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产区抓粮有热情

记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让粮食安全总量有保证、有提升?

齐扎拉: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我们要确保粮食面积、产量不掉下来,供给、市场不出问题,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对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粮食生产既面临气候变化、国际冲突等外部风险,也存在生态压力大等内部挑战。满足国内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还需着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在保证种植面积的同时提升单位产量,我们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胡培松:让粮食安全总量有保证、有提升,我认为还是要从稳面积和提单产两方面入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方面,要稳面积。面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稳面积的关键还是要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产区抓粮有热情。近年来我持续关注农民种粮效益和主产区财政收入问题。2022年我国三种粮食亩均净利润相比2011年是下降的,同期主产区与主销区人均财政收入差距也扩大了,这不利于稳定粮食面积。因此,建议加快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稳定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积极调整优化各类农业补贴政策,增加农民种粮收入,提高种粮积极性;严格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强化对主产区的政策扶持,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充分调动主产区重农抓粮积极性,进一步稳定粮食面积。

另一方面,要提单产。从品种看,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的大田产量与区试产量差距分别达到130公斤、120公斤和300公斤;水稻平均单产比美国低100公斤、单季稻平均低60公斤,玉米比美国低296公斤,小麦比德国、法国低115公斤和76公斤,大豆比美国、巴西低90公斤和65公斤,粮食单产提升仍有较大潜力。从技术看,各地陆续集成创新了一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试验示范中也表现了较为显著的增产效果。下一步关键是要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到位率、到田率,切实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区试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切实提高粮食单产。

王传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每年都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了学习和研讨,村干部都结合自身工作谈了很多体会和想法。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粮食安全,他经常讲,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山东省兰陵县代村是农业大村,特别关注粮食产量问题,我们种植了6000多亩粮食作物。

根据历年来粮食稳产增收的种粮经验,我觉得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经了解,黄淮地区农民种一亩粮食,按一年两季(玉米和小麦)计算,每亩大约收入3000元,除掉化肥、种子、人工以及贯穿全年的长周期管理,基本上处于收支平衡。结合这个实际,建议实行“多季多品种”补贴机制,以补促种。同时,完善保险托底机制。二是推动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明显,但大面积零散经营的土地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靠天吃饭”的问题还比较明显,特别是丘陵地。结合实际,应在大力有序推进成方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政策补贴,由镇级统筹、村级实施,以成片相邻种植户为单位,推进实施农田设施提升,重点放在抗旱防汛设施等方面。同时,要做好统一规划。三是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建议在农业连片发展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将种植、销售、加工、冷链、仓储等融为一体,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集成质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空间广大

解决好谁来种的根本是让青年人有种粮的积极性。要发挥科技的力量,让农民依靠先进科技、先进设备种地,以此培养更多有知识的青年农民

记者:“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占世界9%的耕地,要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人地关系紧张是基本国情。如何“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不断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王传喜:从2002年我们就坚持规划引领,率先制定“五区一网”的产业规划,2018年同步实施了农企园《“五区一带”规划》和《“田园新城”共同富裕示范区》规划。做任何规划我们都坚守一个底线“不占用一寸耕地建房子、不向任何个人出让一分土地、不上一个污染项目”,就是这个底线让我们发展农业的空间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农村种粮的农民主要集中在“50后”至“70后”,“80后”的青年人越来越少,未来解决粮食谁来种成为新课题。解决好谁来种的根本是让青年人有种粮的积极性。要发挥科技的力量,让农民依靠先进科技、先进设备种地,以此培养更多有知识的青年农民。以我们村为例,我们村一直在发展现代农业,村民种地不用沾土,没有重体力活,也很体面,现在很多大学生返回村里从事农业。

同时,我们要加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研发,把更多抗旱抗涝丰产的品种推广到农村,广泛在农村建立良种试验试种基地,发挥农业专家与种植能手相结合作用,让农民边种边学技术,实现致富增收。还要通过改革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促进规模化经营。因划分地界而出现的墒沟、地堰、地边等浪费很多耕地面积。2005年我们村实行了土地集体经营,把零散的3000多亩土地进行整合种植,计算起来有效增加了种植面积300余亩。通过我们的实践感到,要鼓励支持集体经营、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经营方式,既有利于节约土地、促进增收,也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提高种植效率。

胡培松:粮以地为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就强调过,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如何采取科技创新手段,实现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支撑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守住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战略一定要长期坚持。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37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如何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就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强化“天地空”一体化大数据监测,用科技措施强化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如果我们连“种在哪里”的问题都解决不好,那毫无疑问其他都是空谈。

二是优化耕地配置。耕地面积是有限的,但可以提高同一块地的复种指数。20世纪70—80年代,南方地区双季稻面积最大可以达到3.8亿亩,现在只有1.5亿亩左右。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全部恢复到那个水平,这个也不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培育一些优质高产的短生育期水稻、油菜品种,以及再生能力强的再生稻品种,再集成配套一些栽培技术,让南方部分适宜地区“一熟”变“两熟”“两熟半”、“两熟”变“三熟”,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三是挖掘耕地潜力。有的省份存在因土壤镉超标而休耕的耕地,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当地政府和种粮农民。目前,我所育成了一批镉低积累的水稻新品种,很受欢迎,可以实现在镉中度污染甚至是高度污染的区域种植而成熟收获的稻谷镉达标;研发土壤镉污染治理和修复的安全生产技术等,使重金属超标的耕地上也生产出安全的粮食。此外,作为盐碱地最多的国家之一,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培育筛选一批耐盐碱粮食作物品种、治盐治碱技术,实现“向盐碱地要粮”的目标。

“千万工程”引领“美美与共”

“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正是因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让浙江千万乡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优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记者:如何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统筹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这三个着力点?

齐扎拉:我国是一个大国,区域差异非常大。这种区域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南中北、东中西这样的大区域差异上,更体现在县域之间的差异上。“千万工程”经验为我们统筹做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这三个着力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正是因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让浙江千万乡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优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比如,丽水市庆元县和龙泉市地处浙江偏远山区,当地依托“山”“水”“风”“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积极探索拓展产业链延伸,将食用菌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着力提升和美乡村的品质内涵。嘉兴市立足区位优势,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发展最为均衡的地方之一。

胡培松:农村活不活,农民富不富,关键要看乡村产业发展得如何。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蓬勃发展。比如像我从事的水稻产业,近年来也不断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水稻+旅游”“水稻+文化”等三产融合发展加快,绿色优质稻米产品供给增加,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作出积极贡献。

“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城乡差距最直观的就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差距大。发端于浙江、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进的“千万工程”就是以改造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建设为切入点。乡村建设必须坚持为农民而建,以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为重点,而不是建一堆表面奢华、空洞无物、脱离“三农”发展需求的形象工程,从而不断提高民生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提高农民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感。

乡村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有效的乡村治理对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起促进作用。乡村治理要突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将技术优势与制度优势结合起来,推进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实现现代科技在乡村治理各个领域的深度应用。

王传喜: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发展得好能够促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简单说就是乡村产业发展得好,村集体有钱办事。2005年,我们率先实施了土地集体经营,破解了“人地不均、零散经营”的突出矛盾,选择了“依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型集体化道路。有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优势之后,我们坚持以农促工,多业并举,先后建成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代村商城、沂蒙老街、农企园、代村诚信医院、新农人培训中心等强村富民产业,形成以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商贸物流、建筑装饰、教育医疗、节会展览等支柱产业,实现了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2023年,代村各业总产值38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2万元。

如今,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成为乡村建设的坚强后盾。2005年至2015年我们使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完成了旧村改造,村民全部住上楼房,村民住房我们坚持“低价安置、按需分配”,累计投入住房补贴2亿多元,这些资金都来源于各个项目产生的效益。去年,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时,我们投资5000余万元,率先实施村庄更新行动,建设了运粮河公园、银湖湿地公园,村民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我看来,乡村治理一方面体现在软实力上,一方面体现在硬实力上。软实力提升重在加强党建引领、重在加强“三治融合”,关键在提升乡风文明。我们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让群众广泛参与村庄各项工作。坚持依法治村,我们聘请了驻村律师,为村集体和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修订村规民约,坚持村党委成员“轮流值班接访”。我们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实施网格化管理,结合现有条件实施“数字代村”建设,不断推进乡村治理提升。结合实践,我觉得要坚持发展乡村产业与促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相融合。一方面要引导农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集体创办公司发展产业。另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片区思维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整片实施,促进资源整合,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同时要注意,乡村治理包罗万象,要通过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人才建设,完善村级经济、自治等组织体系,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

2024-03-06 文/本报记者 李元丽 图/本报记者 姜贵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8270.html 1 岁丰年稔 国稳民安 58,27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