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补短板解难题 展情怀显担当

——厦门市政协委员热议民生改善

本报记者 照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20日   第 02 版)

高质量发展是为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幸福的生活。4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建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53个,新增学位6.3万个;建成家庭养老床位900张,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今年厦门市“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民生承诺,切中社会关切、凸显民生温度,引发政协委员的关注和热议。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我看到了党委政府举全市之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的决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振奋。”杨筱娟委员长期关注教育问题,今年,她把重点放在改进学校午休条件、提升学生午休质量上。“全市约28.7万中小学生在校用餐并午休,但到目前为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大部分仍‘以手代枕’趴在桌子上休息,不仅睡不好,还会产生视力下降、脊柱侧弯、迟发性尺神经炎等问题。”杨筱娟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地通过调整图书馆、体育馆、专用教室等方式提供合适的午休场地,以2-3个班或年级为单位,编制午休临时班级;没有合适场所的学校通过更换座椅设备等方式让学生在校内获得平躺午休的空间;新建校舍在生均面积方面结合学生身心健康需求,不以最低标准为上限;提高课桌椅采购标准,试点采购“午休课桌”。

“我是一名法律工作者,孩子和老人是社会最柔弱的群体,如何关爱、照护、保障好他们,是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李忠安委员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24年将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加快公共设施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建设一批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让老年人乐享幸福、孩子们茁壮成长”特别有感触。“应针对‘一老一小’两大群体存在的养老育儿资金、人员、时间不足等难点完善老幼互助体系;满足多代、多孩家庭住房租购需求,对于‘大家庭’购房的放宽限购条件、租房的给予补贴;提高幼儿全托管普惠范围和服务水平,解决中青年父母的后顾之忧。”李忠安发言说道。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也是民生所盼。“居家养老是最贴近我国老年人养老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厦门市现行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工作以政府兜底为主,只能面向一定程度失能的老年人,覆盖范围有限,市场化程度微乎其微,存在行业标准规范不统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乐智强委员认为,民政部门应进一步细化规范内容,适时针对具体服务事项出台相对细化的配套标准;培育经营主体积极参与,适当开展容缺受理审批或备案;加强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和监管,参照外地先进做法,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成本监测,发布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指导价格,合理调整供需双方预期;加强社会保障支持,经营主体应对服务项目和服务对象投保与质量安全相适应的保险产品,降低经营主体的运营风险。

从优质教育到“一老一小”稳稳地幸福,顺应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期待,让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厦门市政协委员聚焦民生改善建言献策、答好“民生卷”,展现了为民履职的情怀与担当。

2024-01-20 本报记者 照宁 ——厦门市政协委员热议民生改善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6178.html 1 补短板解难题 展情怀显担当 56,17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