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正是各大榜单、盘点发布之时,一份份榜单从不同侧面展现出了2023年我国经济的发展韧性。
近日,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主办,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战略支持的第四届新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市昌平区举行。会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了《2023中国新经济企业TOP500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及新经济企业TOP500榜单(原新经济企业500强)(以下简称《榜单》)。《报告》显示,新经济企业在拉动社会总投资,促进消费增长,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各方面表现亮眼,已成为激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333家入榜
先进制造业独领风骚
新经济是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型经济形态。“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布局来看,新经济企业展现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实力;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来看,新经济企业已深度融入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等战略实施;从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来看,新经济企业高频出现专精特新,“战新”“高新”等企业标签,是现代产业体系安全稳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看来,2023年,新经济企业从营收增速、利润、城市分布、上市情况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特点,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发布的《榜单》来看,先进制造业企业上榜333家,平均营业收入361亿元,平均市/估值704亿元,其中28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43家企业市/估值超过1000亿元。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等先进制造业企业勇于创新,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设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设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成为中国现代产业体系中坚力量。更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06家新经济企业新晋TOP500榜单。从行业分类来看,新晋企业中,先进制造业65家,占比61.3%。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15家,占比14.2%。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11家,占比10.4%。民营企业78家,占比73.6%,国有企业28家,占比26.4%。
从城市分布数量上看,新经济TOP500企业分布呈现三大梯队:北京、上海、深圳为第一梯队,企业数量分别为99家(增加7家)、57家(减少7家)和56家(减少4家),合计数量达到212家,占比42.4%。杭州、苏州、广州、无锡、天津为第二梯队,合计数量87家,占比17.4%;长沙、宁波、武汉等8个城市,合计占比12.6%。其中,北京新晋企业最多,为19家。
“整体上看,第一梯队城市企业数量继续处于明显领先的地位,第二梯队城市企业数量增长较快,而第三梯队城市企业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侯云春表示,经过四年来的研究发现,新经济企业数量与科研投入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从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的数据来看,广东省研发经费投入最高,达到4411.9亿元,同比增加10.2%;而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最高,达到了6.83%,同比2022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2023年新经济企业数量最多的前六个省市,也正是研发经费投入最高的六个省市。”
2023年新经济表现亮眼。对此,侯云春表示,从新经济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有制度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和城市化进程等优势,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低投入、中速度、高品质、优结构、新动力、好效益、可持续、共富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促进新经济提质发展
新经济既是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典型代表,也是经济循环高效畅通的关键要素。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注入全新发展动能。
从最新发布的《榜单》来看,腾讯再摘桂冠、抖音首超阿里名列第二、阿里巴巴位列第三。而从总体来看,新经济TOP500企业营收普遍持续增长,平均增幅为26%,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但TOP500平均利润率为8.4%,同比下降了5.5个百分点。一部分新经济企业在市场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继续加大力度,扩张规模,如京东为营收第一。另一部分新经济企业在“开疆拓土”完成后,逐渐站稳市场,则开始注重利润,如腾讯为利润之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则成为高质量发展硬道理的核心要义。”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看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求加快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队伍,培育创造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工具,培育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具有创造新质生产力能力的企业主体,培育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型基础设施,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以及加快进行生产方式革命与体制机制改革。
“数字化、绿色化、基础化、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新经济产业有望不断壮大。”统计学者、新经济企业TOP500评审委员会联席主席许宪春表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也表示,“我们要推动资本市场加强对新经济上市公司群体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他们按照新质生产力要求,不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新突破,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经济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优渥的“土壤”。对此,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兆前提出,发展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没有也不应该追求绝对平等的政策;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自律。他强调,民营经济要发展壮大,必须做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与提升民营企业自身发展质量相结合,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和依法规范引导民营企业经营行为相结合,营造支持鼓励的良好社会氛围与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实现发展,下一步,要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着力点放在法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政策的落实上。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也提出,新经济深刻重塑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商业结构、消费结构,新经济模式将产生新的资产类型,新的金融服务,引领金融转型升级新变革。我们也要全力打造新经济时代新的商业银行,致力于为新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