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评论

凝心聚力创建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霍学喜

《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1月05日   第 03 版)

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科学研判现阶段我国“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基础上,遵循“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的理念和思路,全面部署了2024年的“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具有很强的思想引领性、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构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理和政策体系,系统攻克难题,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推动城乡融合改革与发展工作上水平,重塑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为基础的新型城乡关系;二是持续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改革、完善、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三是围绕繁荣农牧业经济,做强农村经济,以及创新资源生态环境经济需要,推进农林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是全要素、全系统推进农区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持构建生态宜居乡村环境;五是着力破解农村产业治理小规模、碎片化、板块式治理困境,构建充分保护产权、符合市场规则、竞争有效的乡村产业治理体系;六是重视继承、挖掘、升级传统农耕文化文明、提升乡村精神风貌,重振乡村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关联产业。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这意味着必须健全保障粮食及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的治理机制:一是确保农业用地、基本农田用途合理规划,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体系;健全农地数量、质量及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按照既定目标将现存的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更加硬化验收标准、落实管护责任、健全高标准农田质量管护机制。二是创新落实大农业资源观和农业产业观,适时启动高标准林业用地、高标准草原及畜牧业用地、高标准近海及内河、湖泊体系建设,完善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制度和体系。三是健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净调入(出)省份补偿资金调节系数和补偿标准,确保主产区粮食生产、输出的积极性,以及粮农获得合理的收入。四是科学测算国家粮食安全储备规模及储备体系区域布局,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金,加大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依托积极财税政策引导涉粮企业投资粮食主产区。五是要聚焦粮食生产“卡脖子”领域,组织多学科多主体协同攻关,实现“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一体化配套。六是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形成农林牧渔并举的食物供给机制,积极拓展和稳定国际食物市场,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

以产业兴农为根本,重视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这意味着需要以深化改革为推动力支撑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是要依法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进程,形成有效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支撑构建具有效率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产品供给体系和适度规模经营体系。二是依规推进农村资源“三变”改革,全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产权、农民变股东的工作进程,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市场,赋能农村资源高效率配置、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依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产业兴旺为主要抓手和重要目标,形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体系是支撑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以农村地区为发展和致富阵地,强化农村产业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支撑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以农户为主体,补齐制约农户社会福利短板是支撑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手段。四是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进质量兴农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农村生态系统的碳汇高效能力。五是构建协同高效的现代农业创新体系,推动部署“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构建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同乡村产业对接,人才同乡村科技对接,资金同产业发展需求对接,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农业领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时期的农业科技和改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农业科技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涉农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竞争力还存在诸多短板,具体表现为:涉农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技术、涉农信息科学及信息工程技术差距较小;涉农材料科学及农业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技术差距较大;涉农发展科学研究及发展政策创新差距最大。这就需要我们系统研究、创新和推广10项关键技术,即数字化技术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创新模式与设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地生态环境优化治理技术,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家庭农场规划设计技术,省力化农业装备创新及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投入品创新及技术,生物科技支撑的高效品种创新及种子技术推广,耕作模式和放牧模式创新及技术推广,农产品及食品储运、加工技术集成及工程技术创新,农业-食品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及信息技术推广,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创新及职业农民培养体系重建。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粮食生产、耕地保护、种业振兴、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深入推进重大农业科技发展,凝心聚力为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努力。

(作者系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2024-01-05 霍学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5308.html 1 凝心聚力创建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55,30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