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薛天纬
主讲人简介:
薛天纬,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曾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现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及唐诗之路研究会顾问。主要论著有:《李白诗解》《李白诗选》《八里桥畔论唐诗》《从长安到天山——丝绸之路访唐诗》《高适岑参诗选评》《唐代歌行论》等。在唐诗与古代文学研究方面学养深厚,其选注的《李白诗选》是国家古籍办唯一推荐的李白诗选本。
编者的话: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其诗以纪实之笔写西域风物,是唐诗中独具风貌的一道壮丽的“风景线”,留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传颂千年。岑参边塞诗中多次提及西域地名“轮台”,其在轮台写有七言歌行体边塞诗代表作“轮台三部曲”。那么,岑参笔下的“轮台诗”究竟美在哪里?本期讲坛邀请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薛天纬细细解读。这是他近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创办的“博望论坛”上的演讲,该论坛以丝绸之路艺术与文化为主要议题,旨在透过不同专业背景专家学者的视角,重新发现、深度发掘丝绸之路艺术与中国文化的深层价值。
史籍中作为地名的“轮台”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沼归京》中有“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的诗句,“萧沼”一作“萧治”,但可能性不太大,因为要避讳唐高宗李治的名讳,所以应是“萧沼”;岑参的另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一句,我将二者合在一起,用作今天主讲的题目“正是天山雪满时”。
岑参(约715、719—770),生卒年传统说法是715年至770年,还有一说其生年为719年。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与高适齐名,“高岑”并称。岑参曾两次到西域,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边塞诗。论边塞诗的创作成就,岑参更高一些。
岑参第一次到西域是天宝八载(749),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职,历时一年多,天宝十载(751)返回长安。这一次留下了“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过碛》)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天宝十三载(754),岑参第二次从军西域,入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军幕,为判官。后曾任支度副使。至德二载(757)东归,在北庭三年。
北庭节度使驻地在什么地方?在今天的吉木萨尔县,西距乌鲁木齐165公里的北庭故城遗址,现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岑参在《北庭贻宗学士道别》中写道:“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唐人都希望到边塞建立军功,以实现人生价值。后来到了西域,“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这首诗可能写于天宝十四载(755)的春天,这里写北庭城在大漠边上,四月的天山依然“雪濛濛”。这首诗的题目是“北庭”,诗句却是“轮台”,闻一多先生在1933年发表于《清华学报》的《岑嘉州系年考证》中称:“诗曰见宗于轮台,而题曰北庭,何哉?”《岑嘉州系年考证》是现代岑参研究的滥觞,奠基之作,但是没有找到答案,所以我称之为“闻一多之问”。
“闻一多之问”的提出,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岑参诗中,“北庭”与“轮台”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那么就从“轮台”开始解读“轮台”。
“轮台”是西域地名,历史上有两个轮台,一为汉轮台,一为唐轮台。
先说汉轮台。汉轮台在《史记》《汉书》中均有记载,《史记》中称“仑头”,《汉书》关于轮台的记载,见于《张骞李广利列传》和《西域传》,都有“轮台亦国名”的记载。汉武帝时,为获取大宛马,遣“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军行至敦煌,陷于困境,但朝廷以为“宛善马绝不来,乌孙、轮台易苦汉使,为外国笑”,于是“贰师将军”继续前进,“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可见轮台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武帝晚年,为了休养生息,发布诏书,驳回了桑弘羊等在“轮台以东”屯田的建议,《西域传赞》因此说武帝“末年遂弃轮台之地”。可见轮台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屯田基地,生产粮食,供给丝绸之路中道军队的需要。
今天的新疆轮台县,即汉轮台地。轮台在汉代之后演化成了一个历史典故,当“轮台”出现在诗人笔下时,是西北边地的代称,往往与战争相关。如,梁简文帝诗有句“贰师惜善马,楼兰贪汉财。前年出右地,今岁讨轮台。”(《从军行》)又有句“虽弭轮台援,未解龙城围。”(《赋得陇坻雁初飞》)隋炀帝诗也有诗句“轮台令降虏,高阙翦名王。”(《白马篇》)这些出自帝王之手的诗句,均以“轮台”指称西北边地。后世如李商隐《汉南书事》有句:“西师万众几时回,哀痛天书近已裁。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台。”还有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名句。这些诗句中的“轮台”也都是用典。作为典故的“轮台”其生命力很长久。
再说唐轮台。唐代的轮台是一个县名,轮台县,属庭州。
贞观十四年(640),侯君集讨平高昌,在东天山南北置三州,在这三个地方实行郡县制:伊州伊吾郡(今哈密),西州交河郡(今吐鲁番),庭州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今乌鲁木齐、昌吉)。都护府不是一般的州,军事意义极为重要。庭州辖三县:一是金满(今吉木萨尔县),庭州州治所在,亦北庭都护府、节度使驻地;二是轮台县,“取汉轮台为名”,在州治金满县西420里,具体位置到现在还未定;三是蒲类(今奇台一带)。以上三县,都是贞观十四年(640)与庭州一同设置。唐轮台县是一个真实的地名。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庭州改置北庭都护府,成为军事重镇。开元二十一年(733)改置北庭节度使,进一步强化了军事意义。北庭节度使管三军:瀚海军(驻北庭都护府城中)、天山军(驻西州城内)、伊吾军(驻伊州西北三百里的甘露川),这三军是北庭节度使所管的三个部队,可见“北庭”的重要位置和意义。
岑参诗中的“轮台”
闻一多先生提出,岑参《北庭贻宗学士道别》诗中既有“北庭”,又有“轮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情况在岑参的诗中出现很多,他在赴北庭途中所写的诗中,就屡次称“北庭”为“轮台”。
如《赴北庭度陇思家》,这时他刚进入今甘肃地界。“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刚离开长安不久,赴北庭,“西向轮台万里余”,他把“北庭”称作“轮台”。到临洮以后,写下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第一句就说到轮台路。在临洮遇到一个北庭回来的人赵仙舟,他完成任务要回京,岑参又写下《临洮泛舟赵仙舟自北庭罢使还京》:“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云沙万里地,孤负一书生。池上风回舫,桥西雨过城。醉眠乡梦罢,东望羡归程。”往西去的人总是很羡慕回长安的人,那么岑参在赴北庭的路上不分“轮台”和“北庭”,因为他讲的是长安话,不是自己想出来的,也不是只有到了北庭之后才这样说,长安人都这样说,他从长安刚出来自然说的也是官话长安话。可见,朝廷也将“北庭”称为“轮台”。
岑参到北庭后,继续将节度使驻地称为“轮台”,还写下诗作《轮台即事》:“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新疆榆树多;“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他听不懂北庭的胡语。“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这是岑参感受到的真实情况。所以在岑参诗中,为什么把“北庭”叫作“轮台”?因为“轮台”是军事中心的代称。为什么用“轮台”称它?是用汉轮台的典故。唐人写诗“以汉代唐”是很常见的现象,具体而言,就是借用汉朝的人、事、物来指代唐朝的人、事、物。在唐诗中,不但能以汉之“轮台”代唐之“北庭”,甚至可以以汉之首都“长安”代称唐之首都。
“轮台”是一个既恒久又不断变动的概念。在北庭成为军事中心之前,朝廷曾将西州称为“轮台”。因为640年至658年,安西都护府设于交河,当时的军事中心是西州。后来安西都护府搬到龟兹,西州就失去了军事要地的价值。唐骆宾王和李峤所生活的时代便称“西州”为“轮台”。骆宾王《秋日饯麹录事使西州序》中有:“麹录事务切皇华,指轮台而凤举;群公等情敦素赏,临别馆以凫飞。”李峤在《授高昌首领子麹元福蒲类县主簿制》中称:“敕。麹元福拔迹轮台,策名会府。宜受芝泥之命,往参蒲海之邑。可将仕郎守北庭蒲类县主簿。”新疆师大青年教授吴华峰发表的《何处是轮台——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轮台”书写》一文中就指出,清代诗歌中又把乌鲁木齐称作“轮台”,因为乌鲁木齐成了军事中心。一句话,哪里是西域的军事中心,哪里就是“轮台”。
为破解“闻一多之问”,很多学者都作出了贡献。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铁民先生在《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中指出:“岑诗中常将轮台与北庭同用”,并提出一种较为通达的看法:“把居北庭与居轮台截然分开,似无必要。”但仍认为诗人有“居北庭”“居轮台”两种情况,且仍将“轮台”理解为庭州属县。
再如,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廖立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曾亲到新疆考察岑参行踪事迹,他明确提出“岑参西征诗中的轮台不是轮台县,而是北庭府城”“岑诗中北庭和轮台往往是相同的概念”(见《岑诗西征对象及出兵地点再探》,刊于《中州学刊》1992年第2期)。其《岑嘉州集笺注》(中华书局出版,2004)中指出:“公诗所言轮台,乃借用汉轮台名,谓唐北庭府也。而公在北庭三年中,也自应居北庭府城,非居轮台县也。”这个结论说得很肯定,很明确,只是缺了考证过程。岑参作为一个判官不可能住在轮台县,只能住在北庭府,节度使驻地都护府。
因此,“闻一多之问”可以明确地回答,“北庭”就是“轮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轮台”是一个典故概念,高宗、武则天时代称“西州”为“轮台”;到了天宝年间,岑参第二次西征,军事中心到了北庭,朝廷上下就把“北庭”称作“轮台”。
独具风貌的“轮台三部曲”
“轮台三部曲”的第一首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岑参边塞诗最著名的作品。
这首诗是岑参用写实的手法写了三天的事情。开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是第一天。新疆天气往往大雪之前有大风,“折”是折腰的意思;白草,现在叫芨芨草,长一人多高,大风吹来像排排海浪一样倒伏下去。“胡天八月即飞雪”,“八月飞雪”并不是夸张,我自己亲历的1968年9月3日,相当于农历八月,乌鲁木齐就下了雪。乌鲁木齐这块地方当时属庭州。岑参感到非常惊喜,八月居然就下雪了!这是第一天傍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第二天早上,看到的雪景是昨晚好像一夜春风吹过,千树万树的梨花开了。这是千古名句,阅读的瞬间即转化为鲜明的图景,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同时引起心灵震撼。感官刺激和心灵震撼同时发生,这是写景兼抒情。西域风光独有之美,诗人获得前所未有的、出乎意料的、充满惊喜的美感享受。这是“名句效应”,名句有时候可以离开诗本身独立传播。
第二天早上看到如此奇丽景色,接着是“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看到瀚海阑干,我们经常说瀚海是大漠,但这个地方不是,而是天山阴坡即北坡靠近山前的地方。“愁云惨淡万里凝”,看天山的云,惨淡万里凝,雪还在下,乌云密布。“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武判官要回京了,这是大事,要举行饯行宴会,且非常盛大。“胡琴琵琶与羌笛”,这是三个乐器的名字,都是西域特色的乐器,可以想象出热闹的场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薄暮时分,诗人走出了中军帐,看到了“风掣红旗冻不翻”的场景,风非常强劲地往一个方向吹,红旗被“掣”得像冻僵了一样,不能翻动了。在新疆生活过的人知道,如果大风又起的时候,雪就快停了。这是第二天天黑的时候。最后结尾“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是第三天,天晴了,武判官要上路,出了轮台东门,送到什么地方?送到天山脚下,武判官踏上“天山路”,将要翻越天山。“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马蹄踩的印痕,雪停以后才能看到,如果雪还在下,就把它覆盖了。
“天山路”,在岑参诗中又称作“轮台路”,见《天山雪歌送萧沼归京》:“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天山路”“轮台路”,指的是沟通唐代庭州与西州那条翻越天山的“他地道(金岭道)”,也叫“车师古道”(汉代,庭州之地为车师后王国,西州之地为车师前王国)。
由北庭入长安,要穿越“天山路”,进入丝绸之路中道,迤逦东去。丝绸之路中道是连通西域与内地的最佳路线,所以兰新铁路走的也是这条路。翻过天山的路叫“天山路”,于是岑参在诗中称“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在《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中写道:“奉使按胡俗,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城,火山赤崔嵬。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这是一首纪实诗。“奉使按胡俗,”诗人出差,去做胡地的民俗调查;“平明发轮台”,天亮的时候从轮台出发,也就是从节度使驻地的北庭出发;“暮投交河城,火山崔嵬”,吐鲁番很少下雨下雪,降雨量几乎为零,天气炎热。这首诗说得很清楚,“早上发轮台”“暮投交河城”,一天时间从北到南可以走完天山路。
《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西州交河县“自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又北入谷百三十里,经柳谷,渡金沙岭,百六十里,经石会汉戍,至北庭都护府城。”从南到北至北庭都护府城370里,岑参骑马可以一天到达。《吐鲁番出土文书》载有天宝十四载(755)岑判官的马料账两条,“岑判官马柒匹共食青麦三(豆斗)五胜,付健儿陈金”,一共七个人,六个随行人员,“五胜”就是五升,证明岑参诗中写的真有其事。
还有两篇今人游记,也可佐证。一篇是历史学家薛宗正《翻越天山——他地道考察记》(载《中国西部文学》1998年第2期),作者是由南而北穿越,黎明进山,经过“十四个半小时的步行劳顿”,到达山北之三道桥,此处距北端山口仅数公里之遥。另一篇是方志工作者王秉诚《车师古道见闻录》(载《北庭文史》第4辑),他是骑马由北而南穿越,早饭后入北端山口,下午四点左右登上金沙岭,晚七点时分到达南端山口。两篇游记告诉我们,无论骑马或步行,一日之内即可翻越天山,翻越天山的路程约50公里。
歌行,一般的命题方式先是标出主题,如“白雪歌”“走马川行”,后面是副题,“送武判官归京”“奉送出师西征”。所以简称“白雪歌”“走马川行”。
“轮台三部曲”第二首是《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走马川,具体在什么地方现在还没确定,我和我的同事也正在努力,可以肯定的是在北庭故城附近。
一般情况下,诗是两句一停顿,这首诗是三句一节。“君不见”是歌行的习惯用语,没有具体含义,作用是唤起读者阅读兴趣。接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三句一节,一直到诗尾。三句一节,给人以非常急促的节奏感,而且诗中平声韵、仄声韵交错使用,造成动荡感、起伏感,烘托行军的气氛。
清人翁方纲言:“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石洲诗话》)这首诗的节奏就是一个“奇”字,打破两句一节的常规,三句一节,平仄韵交错,造成不能停顿的节奏感,如沈德潜所云:“势险节短”(《唐诗别裁集》),读之如千军万马急驰而来,排山倒海,势不可当。
“轮台三部曲”第三首是《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此诗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同一战事而作,都是送主将出征。《走马川行》作于初闻大军即将出征时,《轮台歌》作于军动之日。《轮台歌》是大军出征早上写的。“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一大早,大军就要出发。“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写大军出征的雄壮场面。这首诗的特点是两句一换韵,而且每一句都押韵,形成急促的节奏;最后四句用平声韵,“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歌颂主将出征建立不朽的功勋。前十四句,渲染军威;结尾四句,颂扬功勋。清代诗论家李锳这样评价:“此诗前十四句,句句用韵,两韵一换,节拍甚紧。后一韵衍作四句,以舒其气,声调悠扬有余音矣。”(《诗法易简录》)
这就是岑参“轮台三部曲”,最有名的三首“轮台诗”。可见,岑参“轮台诗”重在写实,诗人凭借自己的经历与闻见,用第一手材料,真实地描绘、记叙了轮台风物及军旅生活,构成唐诗中独具风貌的一道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