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近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问苍茫》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展现了以青年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以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激励新时代青年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该剧由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振华担任总编剧。本报记者专访梁振华,讲述《问苍茫》的创作心路,以及对现实主义影视剧创作的感受和思考。
在探索与成长中寻找道路
文化周刊:《问苍茫》的创作缘起是什么?希望展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梁振华: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我是一个湖南人,对伟人崇敬敬仰之心是从小就有的。之前并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有机会去写这样一个伟人,2021年,我创作了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这是与湖南广电合作的,不久,便收到他们的邀约,创作一部电视剧,展现1921年至1927年的青年毛泽东。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从1921年到1927年,“探索”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词。如何找到中国革命道路?以青年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青年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早行者到开拓者的转变,蕴含着丰厚的实践和思想内涵。于是,在探索和成长中,《问苍茫》的故事展开了。对我来说,这样的题材挑战很大,但我希望能够投入创作,调动自己的所有积累去面对挑战,用优秀的作品向伟人献礼和致敬,同时深入的研读和创作也是不断解答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
文化周刊:在塑造人物上有什么体会?
梁振华:我曾在《问苍茫》创作谈中这样写道:“莫道君行早,早行人已经在路上。潇湘春雨后,雾霭迷蒙的山坡,握着油纸伞,背着行囊,裤腿沾满曲曲弯弯的泥点。启程了。”“世上本无路,有人开荒拓道,于是有了路。那个时候,走的人也不多,甚至人们不会认为这是一条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一群早行人。此刻,他们也许不知道路的尽头是哪里,但行走就是意义;此刻,他们也许不清楚拯救这个国家的药方是什么,但寻找和叩问,本身就是一种回答。
《问苍茫》的第一集一开始,毛泽东在湘江中畅游,在与老船夫的对话中,观众得知他刚从上海参加完中共一大回到湖南,紧接着,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创办自修大学、赴安源煤矿调研等一系列工作中。可想而知,在毛泽东的实践道路上,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数不胜数。剧中毛泽东有一句台词,“博学、深思、力行,三者不可偏废,唯知之行之,方不负今日”,这是老师杨昌济对他的教诲。知行合一,是我们塑造人物的关键。正如岳麓书院的匾额上所书——实事求是,毛泽东敢于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他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汲取智慧和经验,进一步丰富理论。
剧中同时展现了青年毛泽东很多不同的侧面,他游泳、踢球、种地,他与妻子和兄弟姐妹的情感交流,包括后面他与很多历史人物的交往……通过丰富的细节,让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生动。
在历史与真实中编织情感
文化周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对真实性、艺术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您的创作理念是怎样的,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
梁振华:对于虚构的作品来说,符合情感逻辑、戏剧构造等要素,剧情就可以展开,但对于革命历史题材来说,尊重和敬畏历史是第一位的。《问苍茫》留给我们的戏剧空间是有限的。这是一种“克制”的创作——不要僭越历史,我们的戏剧艺术、情感表达等所有发挥要牢牢地扎根于历史,决不能信马由缰地制造戏剧冲突。事实上,在创作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来自历史本身那波澜壮阔的震撼力,远胜于虚构。在与导演王伟的沟通中,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他说这次我们不是在编故事,历史以它不容辩驳的逻辑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个逻辑中梳理出一条表现的路径。
所以《问苍茫》的整体风格是沉稳的,以人文的、细腻的、娓娓道来的方式叙述,希望观众接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能够充分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氛围。作为电视剧艺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我们用情感、艺术小心翼翼地编织,让历史富有韵味和人情味。比如毛泽东和安源煤矿工人告别时,毛泽东把工人递来的伞退回去,说“你们更需要它遮风挡雨”,工人情真意切地说“毛先生,你走的路,长”,小小的油纸伞承载着毛泽东与工人深厚的情谊和期待。
文化周刊:具体到创作中,有什么难点?如何展开的?
梁振华:最大的难点在于对历史的认知和把握。对于编剧来说,用艺术展现1921年到1927年的党史,需要非常强大的历史,以及文化、哲学储备。《问苍茫》力邀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担任总编剧。陈晋老师是研究毛泽东的专家,他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眼光给了我们高屋建瓴的指引,可以说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创作基础。创作团队下了很多“苦功夫”,做了大量案头工作,阅读研究近百本著作。不仅如此,还要甄别、比对,把历史知识、典故等诸多信息勾连起来。《问苍茫》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达到350个,不把这些人的生平和思想轨迹研究清楚,无法下笔。剧中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台词都是经过认真反复推敲考证后的表达,我们尽最大努力做到历史的严谨,希望《问苍茫》播出后,促进观众更全面深入地去认识这段历史。
同时还要深入生活,橘子洲头、韶山、清水塘……我们用脚去丈量毛泽东走过的地方,用脑去看,用心去写。虽然过了100多年,地域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山还在,水还在,仰望的星空还在,仍能感受到历史的气息。站在橘子洲头,虽然我多次来过这里,但仍为年轻的毛泽东那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情怀而触动、震撼。
在人民与生活中提炼艺术
文化周刊:近年来,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佳作迭出,从革命历史题材到现实题材,受到观众的喜爱。您也创作了《欢迎来到麦乐村》《理想照耀中国》《风吹半夏》《澳门人家》等多部作品,对现实主义影视剧创作有什么感受?
梁振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与人共情,与时代共情,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近年来众多优秀电视剧作品的出现,也充分说明现实主义不会过时。
这些年我创作了多部不同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作品,比如最近播出的《欢迎来到麦乐村》,展现了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动人故事——他们在远方奔忙的身影背后,勾连着无数动人的细节,而所有鲜活的面容和往事,编绘成中国援外医疗队过去60年厚实而又细腻、深沉而又激越的画卷。现实主义创作尽管题材不同,但有着共通之处,要用典型化的手法来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其关键在于尊重时代,尊重历史,尊重人物的情感,引发人们的共情和共鸣。
文化周刊: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影视剧创作?谈谈您的思考。
梁振华:文艺创作最根本的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在创作《问苍茫》的过程中,重温历史,回望革命道路,更加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也是文化自信的力量,给我们创作以启示,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身为文艺工作者,当“知行合一”,与时代同频共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探索艺术创作之路,不断为广大观众奉献优秀的作品。
▲相关链接
《问苍茫》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湖南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点项目。该剧讲述了1921年至1927年,参加中共一大归来的青年毛泽东,带着对中国革命之问、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之问,在矢志不移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以早行者的思考,问大地、问实践、问人民,从一名追随者成长为先行者、开拓者,并探索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热血故事。从发展团员、党员到发动工人运动,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到坚决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从发现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到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青年毛泽东的创业、成长、找路,是剧中要表达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问苍茫》主创团队从2021年开始构思,2021年12月起系统地组织了三次采风,先后走访了长沙、韶山、安源、广州、上海、武汉等数十个地方,查阅近百本权威史料书籍,与党史专家多次座谈,直到2023年5月正式开机。
拍摄阶段,全剧涉及的761个场景、近万套服装、54000件道具,重要的会议、主要人物出场的场景,重点的办公场所和居家环境,都按照历史照片进行了复制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