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雕客’不仅为重庆文创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撑,还帮助本地劳动者创造了大量的创业和就业机会,目前‘大足雕客’从业人员达11万余人,年创收200亿元。”在日前召开的重庆大足区政协三届九次常委会会议上,当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足雕客”劳务品牌获得人社部举办的“创翼之星”奖、成为全国知名劳务品牌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荣誉背后离不开区政协为大足石雕产业发展、石雕人才培养的倾力助推。
重庆大足是著名的石雕艺术之乡,独具地方特色的石雕技艺传承千年,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雕刻工匠。前些年,由于没有统一的阵地、固定的场所,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一些石雕艺人远走他乡、另谋出路,从业人员一度不到200人。现代石雕人才快速高效培育工作推进和行业升级发展较为缓慢,政协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我区石雕生产以家庭作坊为主,虽然从业者个人能力突出,但是缺乏相关资质,无法独立承接大型业务,致使石雕从业者收入较低,积极性受挫,石雕技艺人员锐减。”区政协委员、重庆市民间工艺大师姜晓进建议,建立大足石雕产业基地,构建贸易平台,引导石雕企业向建筑等领域拓展;同时充分结合市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深挖并利用好“大足石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大足石雕不仅是大足的文化名片,也是重庆的文化名片。”区政协委员唐长清建议,通过大力发展石雕石材产业、建设石雕公园,进一步传承优秀的工匠精神、发扬大足石刻文化。
在区政协及相关委员的多方助推下,大足区与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建立了“高校+园区+工匠”的人才培育模式,创立“大足雕客”统一劳务品牌,招募散落在民间的雕刻工匠、艺术院校毕业生及川渝两地新生劳动力,分别开展雕塑理论、产品创意、雕刻技巧等教学及实践。同时,还与国内外291家雕塑企业、11个重点产区和33家人力资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定向输出、人才代理等用人合作机制。开展雕客创业培训,通过孵化平台年孵化创业主体170余户,实现裂变式培育,有力促进和保障雕客们高质量就业创业,日薪超过500元的“大足雕客”比比皆是。
不久前,区政协在大足石刻文创园调研石雕产业发展时了解到,近年来,“大足雕客”已获得国家级个人奖项56项,拥有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160余项,足迹遍布全国10余个省市及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
“‘大足雕客’传承和弘扬着石雕匠人的工匠精神,用刻刀讲述着大足石刻的千年故事。”大足区政协主席廖文丽说,希望“大足雕客”与国内外更多雕塑企业、重点产区和人力资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不断凭借锐意创新的精神和精湛的技艺走向全世界,努力让世界的石头说中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