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体现的是开放,期望的是更大的开放”

——第六届进博会开幕之际访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

本报记者 顾意亮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1月06日   第 02 版)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踊跃前来,750多个交易团报名入场采购,规模创历史新高。

此刻,世界关注着中国,中国拥抱着世界。在这场双向奔赴中,“一带一路”元素无疑是本届进博会的一大亮点。

据介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有超过1500家企业签约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总展览面积近8万平方米,面积较上届增长约30%。本届进博会国家展的72个参展方中共有6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体现的是开放,做到的是开放。”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认为,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8年起,中国开始举办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两者的出发点是一以贯之的,就是我们与世界共享成就、共同进步。

在周汉民看来,它们也有自己不同的独到之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强调的是从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的现代化,在全球范围播撒现代化的希望种子,在共同努力下生根开花结果,让全球的现代化步伐更加扎实。因而,“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轴。

进博会则搭建了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口平台,让各个国家拿出自己丰厚的技术、展品,来到进博会36万余平方米的展台上,向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许许多多的展品,正是“一带一路”所全力推进的中欧班列运来的。

“可见两者的关系须臾不可分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重要的推动力,而进博会成为最闪耀的舞台。”周汉民认为,从国际经贸合作的角度上,两者有共同的贡献值: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征程的中国,需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项目在一个个稳步推进,进博会在一年年办下去,给仍处在低迷的、不稳定的、不可预测的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最需要的信心、团结、合作和友谊。这样的贡献值,不仅表现在经济和贸易、投资的具体数字上,更表现在相关国家对世界未来的发展既有远见,又有决心,更有激情。

周汉民说:“我每年调研进博会现场,始终看到进博会如同一个难能可贵的能量聚集场,人们来到这里,初看是推销产品、服务和技术,实际上人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体现独特文化,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享受到这些产品技术服务时,由此而来的欢欣。”

“期望的是更大的开放。”周汉民表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会越来越多,进博会中“一带一路”相关的参展商也会越来越多。“我时常想说,进博会不仅仅是为了进口,它也可以在洽商中看到带动中国产品出口的巨大潜力;进博会不仅仅是货物的进口,还可以是与货物相关的服务进口,尤其是助推数字革命所引发的新产业、新领域、新商业模式的成功得到长远的推动。”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定是进博会和“一带一路”关系中始终可以体现的精神。在周汉民看来,三年疫情,我们从未间断过举办进博会,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开放政策的新的宣誓,这绝非偶然。

“中国将始终坚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才会有这样参展国别覆盖五大洲的全球盛会,才会有此次接近‘极限值’的36.7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才会有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鲜明提出‘携手促发展、开放赢未来’的主题,才会有今年将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3》及最新世界开放指数……”周汉民如是说。

2023-11-06 本报记者 顾意亮 ——第六届进博会开幕之际访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2113.html 1 “体现的是开放,期望的是更大的开放” 52,11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