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于海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半个世纪以来,他曾数千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演奏、指挥国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又连续10年为国歌立法写提案,被誉为“催生国歌立法的指挥家”。近年来,他又开启了《我们的国歌》主题巡回讲演。普及国歌知识,传递爱国情怀,迄今他已讲了300场。可以说,于海的一生,是与国歌紧密相连的一生。本期采访于海,请他讲述自己50余年“守护”国歌的故事。
连续10年为国歌立法写提案
于海62岁生日的傍晚,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挂掉之后,他的双眼湿润了。
那是2017年3月24日,全国“两会”闭幕不久,于海也刚刚结束了自己10年的政协履职生涯,他在这个电话里得知了这样一个重要消息:
“全国人大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立法的工作即将启动!”
这对于海来说,是一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
2008年,于海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从此开始了政协履职生涯。这10年,他每年在全国“两会”上都坚持为国歌立法写提案。所谓“十年磨一剑”,正切合了于海的这一份执着。
为何坚持做这件事?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国家的诸多重大政治活动中,于海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指挥,曾经数千次指挥演奏国歌!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60周年大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等国家级重大活动……于海都圆满完成礼仪音乐的指挥任务!
“50多年了,国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都已渗透进我的生命。”于海多次这样说。
无数次的指挥,让于海发现了国歌演奏中有的曲谱版本和演奏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国歌,是主权国家声音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国家文化的结晶和历史见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载体,理应受到法律保护。
要对国歌奏唱方式、国歌使用、国歌传承等问题,作出明确规范。要让所有中华儿女唱响、唱好这首最庄严、最神圣的大国之歌!
从此于海开始了长达10年为国歌立法的呼吁。
经过多方的努力,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终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继国旗法、国徽法之后,我国的国歌也有了一部专门的法律。
这使于海的使命感更加强烈。他感到,自己的一生,是与国歌紧密相连的。退休后的于海表示,他要为一生“守护”的国歌,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国歌作了300场讲座
2017年,于海正式推出《我们的国歌》主题巡回讲演,对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深度解读。他希望全国人民都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国歌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内涵。
于海是一名军人,身上有着军人的严格与坚韧。《我们的国歌》主题讲座一坚持又是5年。记者联系采访他的当天,他刚刚作了第300场讲座!并且正奔赴在去上海作下一场讲座的路上。而此前的10天里,他几乎每天赶一趟飞机或火车赶往全国各地,讲述国歌的故事。已近70岁的他,也被很多人劝说,这样下去身体是要吃不消的。但是于海觉得这件事情的意义是非凡的。300场讲座,每一场他都激情满怀,每一场,台上台下都热泪盈眶。
讲述国歌的过程当中,也是于海自己不断学习的过程。他学习田汉、学习聂耳、学习为国歌作出贡献的人。他为此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有时,为了一张旧报纸上的资料,要到外地去查阅,也有找了整晚而一无所获的时候。
于海告诉记者,关于聂耳的传记、聂耳从中学到去世前一天的所有日记,包括聂耳写给妈妈的信,自己全都翻阅过。1932年6月,刚刚20岁的聂耳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是为社会而生的,我不愿意有任何的阻碍物阻止我妨害我对社会的改造,我要在这人类的社会里做出伟大的事业。
青年之信仰,民族之未来。这样的信仰在于海的讲述中,也有了传承。一次,于海到常州做讲座,结束出门的时候,一位陌生的高中生跑了过来,他对于海合手行礼、认真鞠躬:“听了您的课,我很激动,将来我一定要做有骨气、爱国的中国人!不辜负您的期望!”为了当面表达短短的这几句话,这名高中生在毛毛细雨中已等候于海半个多小时。
谈到这300场讲座中触动最深的一次,于海说是为监狱里的服刑人员做的一次讲座。
他给记者展示了服刑人员手写的10来封信,信纸上工整到无一处勾抹的字迹,那些真诚令人热泪盈眶的话语,让记者的眼睛不禁湿润。
来自柳林监狱的一位服刑人员在信上这样写道:
爱国无须理由,那是我们血脉里的情怀,是骨子里的精神。爱国无须多言,朴实无华的行动就是最生动的证明。祖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事业暂时缺少了我们的身影,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我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写到此,我不禁抬头凝视张贴在监舍的五星红旗和国歌曲谱,心中默默响起那动人的旋律。此时此刻,心中总有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足矣——我爱你,中国!
于海在讲座中常常讲起那次利比亚撤侨的故事。2011年2月,利比亚时局动荡,战争一触即发,在撤侨行动中,许多中国人的护照丢失,关键时刻是国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凡能唱出中国国歌的,都能登机回国!
危难时刻,国歌将个人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最终,35860名中国公民安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创造出由海陆空各个途径“闪电撤侨”的中国奇迹。
国歌的时代内涵
“我们的国歌由谁作词,又由谁作曲?”以一个个问题为引领,于海无数次在讲座中向观众讲述关于“我们的国歌”的知识和一段段历史……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一步步艰难的前行都在《义勇军进行曲》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激励了无数在前线抗战的热血青年浴血奋斗。这歌声,穿越了80多年的时光,无论何时听起来都让中国人热血沸腾。这是我们的国家气质,也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代,有人提出现在仍将它作为国歌是否已经过时了?对此,于海强调国歌的新内涵。“‘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含义。抗日战争时期,意味着无数同胞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而流血牺牲。在今天,我们要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把自己的一切奉献出来,我们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一分子。‘我们万众一心’,就是民族团结。而‘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就是我们在面对一些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时,有必胜的决心和毅力继续前进。这里的‘炮火’,是多种多样的艰难险阻。国歌的含义十分深刻,国歌中的每一句歌词都有当下的现实意义。所以,国歌中的每一句歌词都永不过时,在新时代有着新的内涵。”
谈起国歌的音乐部分,于海讲道,“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84个字,37小节,奏唱只要46秒。其中用的都是五声音阶do、re、mi、sol、la,只用了一个si来过渡,这是很了不起的音乐创作。我们的国歌是非常经典、优秀的音乐作品!”
国歌奏响,象征着国家主权。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场景,于海至今记忆犹新。在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中,伴随着英国国歌的响起,英国国旗缓缓下降,香港在那一刻不再是英国的殖民地;于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伴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飘荡在整个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大厅里,这是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标志之音,是国家的主权象征!
纵观世界各国国歌,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无一不是其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国民意志的高度凝结,无一不是这个国家和民族主权的尊严象征。
“我的生命,与我们的国歌,密不可分。我会用毕生去‘守护’国歌荣光。”于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