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建设是首都和超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洪涝是北京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升北京市的洪涝韧性,将为持续提升北京城市整体韧性、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安全保障。”近日,台盟北京市委会与北京市水务局等部门召开的“完善流域雨洪管理体系,提升北京洪涝韧性”提案办理座谈会上,台盟北京市委会副主委杨旭说。
据了解,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聚焦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台盟北京市委会提交了“关于完善流域雨洪管理体系,提升北京洪涝韧性的提案”,并指出,近十年来,北京市开展了一系列洪涝治理工作,并在2021年应对超多汛期降雨、超高水库蓄水和超长汛期管理中获得了胜利,积累了经验。然而,洪涝治理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当前还存在短板和弱项。因而,推动北京市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提高首都防范应对各类灾害风险的能力尤为重要。该提案由北京市水务局等部门负责办理。
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市防汛排水工程体系建设情况,汛期以来防汛保障工作情况,座谈会前,台盟北京市委会与市水务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调研,实地了解查看泵站和调蓄池运行状况。
会上,调研组表示,对北京而言,在常见的16种自然灾害中,洪涝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人员损失位居前列。当前,北京还存在大量城区河道未实现生态化堤防,蓄滞洪区规划落地和建设困难,整体旱涝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雨洪管理中大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落地,利用雨洪管理实现多目标生态治理,提升城市整体生态韧性。加强洪涝精准化、精细化预警和大众防范能力。加强灾前宣传、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中的网格化社区治理能力。
“今后,流域雨洪管理体系和工程建设需要进一步融入韧性城市建设的理念,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加强各区域、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市水务局总规划师刘洪伟表示,希望台盟北京市委会为提高首都防范应对洪涝灾害风险、共建韧性城市多提真知灼见。
“防洪防涝工作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部署,进一步做好各方面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协同努力。”杨旭表示,希望通过提案办理,在深度协商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为推动首都韧性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