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儿回来啦!我们最近还在念叨你……”中秋佳节将至,四川宜宾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管理所热闹不已,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志愿服务大队的志愿者们边切月饼边和老人们一起唱起了红歌。老人们口中的“幺儿”名叫陶莲德,是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副秘书长、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志愿服务大队负责人。
“革命前辈们流血流汗,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我们志愿者永远学习的榜样。每年重要节日以及老人的生日,我们一定会来陪陪老人们。”陶莲德说,服务队已经和干休所的老人们结对4年多的时间,为了让老人们安享晚年,志愿者一直坚持“每周电话联系,每月上门拜访”,定期为老人们开展健康居家护理。老人们若有看病需求,只要打电话联系,志愿者们随叫随到,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从事医护工作34年来,陶莲德获得过诸多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最美志愿者”……对她而言,这更多的是一种鞭策。而每次让她热泪盈眶的,是老人们的那声声“幺儿”、病房里孩子们句句稚嫩的“陶妈妈”,“这些信任和爱弥足珍贵,他们的真情流露和认可是我坚持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和源泉,也是我治愈疲惫的一剂‘强心针’。”
“可能因为护士这份工作更容易看到病人的需要。刚工作那会儿,哪怕是帮助别人做了一件很小的事,都会觉得很开心。”陶莲德笑着说,工作不久后她便参加过一些医院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参加的活动越多,受到的影响就越大,慢慢地,我就想着如何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更多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
2016年9月医院志愿服务大队成立至今,陶莲德共组建了9个志愿爱心组。如今,团队已有院内外志愿者2000余人。一有时间,陶莲德就带着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活动。
除了结对关爱的老人们,只要听说有老人需要帮助,陶莲德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张崇华老人的丈夫5年前病逝,女儿又远嫁,老人平时都是独居。当接到老人眼睛不舒服的求助电话后,陶莲德第一时间联系医院眼科为其诊治,同时建立健康台账记录老人的健康状况。出院后,陶莲德时常带着志愿者到老人家中,进行居家护理并陪老人拉拉家常。“你们来了之后,我不再那么孤单了。”老人拉着陶莲德的手哽咽着说。
不久前,陶莲德微信里收到一张照片,她特意打印出来留作纪念。照片中的少年意气风发,一件红色马甲格外醒目。这位少年名叫小民(化名),今年15岁,“照片是他暑假时候照的,那时候正在珙县人民医院做志愿者。”陶莲德笑着说,“没想到几年前不爱说话的他如今这么活泼开朗!”
陶莲德结识小民是在2019年6月17日宜宾长宁地震发生后,12岁的小民因受伤被转运到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集中救治病房接受抢救治疗。细心的陶莲德发现小民情绪低落、不爱说话,于是,每天除了精心护理外,还总是抽空陪伴开导他。
“他来的时候受伤比较严重,一时出不了院,但马上又要参加小升初考试。”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陶莲德专门开设了“病房课堂”,自己备课,开始辅导小民和更多孩子的功课。 “陶妈妈,谢谢你!”有一天,当陶莲德来到小民的病房时,一向不爱说话的小民真诚地说道。陶莲德一把抱住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后来,病房中其他孩子也纷纷跟着叫“陶妈妈”。小民出院后,利用暑假时间成为一名志愿者,陶莲德激动地说:“这是爱的延续,是志愿精神的传承,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小民’被我们影响。”
这些年来,陶莲德及团队深入农村、敬老院、社区和学校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应急救援、居家护理以及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4万余人。
“能用微薄之力给他人些帮助,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如今,在陶莲德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她的志愿者团队,“相信微光会吸引更多微光,照亮更多需要‘光’的人。未来,我会带领更多医护工作者一起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南丁格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