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之后,又一国家级粤港澳平台拉开发展序幕。
近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不仅明确合作区发展定位,制定近期和远景目标,对深圳园区发展提出具体要求,而且在这份长达万字的《发展规划》中,逾60次提到“香港”,处处从深港合作出发,并坚持深圳园区和香港园区协同发展。由此,持续引发深港两地全国政协委员关注与热议。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地处香港特别行政区北部和深圳市中南部,紧邻深圳河,是深圳与香港唯一一块深港地理相连的合作区,总面积3.89平方公里,分为深圳园区和香港园区。这3.89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将有怎样的大作为?
“区位优势是河套合作区的独特优势。”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说,河套地区位于深港交界处,更能聚集制度创新,让深港两地放开手脚,探索合作可能。“《发展规划》将成为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大局的新抓手,发挥强强联手的力量,更好促进深港合作。”
查毅超表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三大发展定位,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为深港合作指明方向,更提出具体指导和操作细节,确立完善的顶层设计,两地一定能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香港和深圳各具优势,两地发展策略相辅相成,能够各施所长,产生协同效应,必将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有利于带动整个湾区经济长远发展。同时,得益于两地企业人才交流合作,将会为国家在科研上建立一个很好的桥头堡。”
“《发展规划》显示出国家对大湾区发展的支持与期望,希望聚焦国际化、推动产业化。”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黄锦辉表示,河套地区一直是港深两地合作的重要平台,《发展规划》中要求在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对于推动两地进一步融合发展起到正向作用。
他认为,香港与深圳合作可促进“前研后产”生态圈的发展。“香港在基础研究上表现卓越,‘前研后产’首先由香港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再通过深圳进行测试,进而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进行量产,打开市场。”再者,香港的融资服务发展成熟而多元化,同时可以为区内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融资服务。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认为,随着《发展规划》的印发,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开发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香港与深圳的创新科技协同发展亦迈出了重要一步。“特区政府必须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抓紧《发展规划》机遇,以创科作为施政重中之重,尽快完成香港园区规划,加快工程进度,将北部都会区打造成‘香港硅谷’。”
“《发展规划》为新阶段合作区规划建设确立了‘四梁八柱’、提供了行动指南。”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何杰表示,规划建设河套合作区,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有力支撑。《发展规划》为深港两地合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中间也有民革组织上下联动、积极建言献策的贡献。
据了解,2022年,围绕“深港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民革深圳市委会成立课题组,由何杰担任组长,开展年度重点课题调研。课题组围绕“深港合作”和“科技创新”两大主题,广泛收集了近10万字的有关深港科技创新方面的素材。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率民革中央调研组赴深圳围绕“深港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开展调研。
在深入实地考察、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民革中央最终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深港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议》报送中共中央。
调研报告围绕高位推动河套合作区协同发展,促进深港共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在大湾区建设中国特色“科技特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创体制机制,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部分建议内容在《规划》中得到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