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前年的中秋,节日前夕的连绵阴雨,让一年一度的中秋月也似乎羞于“登场”。但中秋当天,天公作美,天气放晴,云淡风轻,万里如洗的天空让中秋赏月提上了日程,那晚的赏月成了我记忆里深刻的事情。
当时刚下过雨,本来没打算出门,即使赏月,在家里站在阳台上就可以完成。但看到微信朋友圈中晒出的照片,圆圆的月亮或挂在无垠的天空,或悬在城市的楼宇之间,还有的升腾于大海之远或高山之巅,便有些按捺不住,还是情不自禁走出家门。
赏月何处?不用想,自然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我是从离家最近的南园奥运村大门进入的。一进门,前方巨石上“劳动广场”四个大字显得比往常生动清亮,草香、花香、树香扑面而来。我走过一片草地,草地像刚刚泼了一遍水,银光闪闪;我穿过一排高大的白杨树,月光拨弄着树叶哗哗作响;我路过一片高低不等的杂树林,月亮时而在树梢跳舞,时而露出半边脸与我捉迷藏;到了一片茂盛的银杏林,它干脆把自己完全隐藏起来。就这样,月亮一直跟着我,走走停停、蹦蹦跳跳进了奥森。
不知不觉来到奥海西岸。名为奥海,其实是一个湖,它北依仰山,南临奥森的南大门,是奥森面积最大、最为开阔的一片水域。站在奥海西岸抬头望去,一轮明月高悬空中,大大的、圆圆的、亮亮的,温润而生动。湖边万籁俱静,芦苇不摇了,树叶不响了,秋虫不鸣了,空气也凝固了,月光给万物披上银辉。忽而,空中飘过几片薄云,月亮与白云你追我赶、躲躲闪闪,一会儿扯下一片遮住半边脸,一会儿又飞速向前,把云甩到身后。
月亮倒映在湖面上,形成天上水中两颗月亮,之间似乎有一条又宽又长的银丝带连接起来。月亮在两头拉动着这丝带,追逐嬉闹,使茫茫天空挂起一条条银色光柱,更把湖面划出一道道银灰色的波纹。我想起小时候,常常在中秋的晚上,奶奶坐在院子里的石臼旁,双手紧握石锤,一下接着一下用力提起砸下、提起砸下,舂玉米或红薯干的情景。奶奶一边干活一边指着天上的月亮对我们说,你们看月亮娘娘也正在舂米呢,她身后是一棵桂花树,并说只有不停地干活才能过上好日子。我们抬起头,盯着月亮多看一会儿,果然在树影婆娑中,一个人影弯着腰,头抬起低下、抬起低下,一刻不见停歇,多像眼前辛苦劳作的奶奶。
绕到湖的北岸,来到仰山脚下,顺着我喜欢走的那条道,或者根本就算不上路的小道,向仰山山顶走去。脚下是蓬松的茅草,两旁是浓密的灌木。这些灌木品种繁多,它们高低错落,枝繁叶密,清香弥漫。这条路没有游人,也没有路灯,柔美的月光洒下来,朦朦胧胧,曼妙而温馨。可能因为少有人的叨扰,也许是草深树密的缘故,更可能是皎洁月光的吸引,那里各种昆虫的叫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与刚才湖边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到了中秋时节,蛙鸣不再,蝉更是偃旗息鼓,我知道鸣叫的都是那些微小的昆虫。除能够区别出蛐蛐的叫声之外,我叫不出这些昆虫的名字,也分不清它们的声音。但是,那有时短促有时悠长,有时微弱有时嘹亮,有时独奏有时合鸣,有时由远及近有时由近到远的叫声,在月色中流淌,实在让人悦耳舒心。我停下脚步,扒拉一下草和枝条,声音戛然而止;待我前进几步,身后的声音又响起了,好像故意在逗我。
不觉到了仰山山顶。山虽只有40多米高,居高临下,倍感空旷敞亮,月亮更圆,更大,也离我更近了。天空繁星闪烁,月色如洗,给满园林木披上一层薄薄的浪漫光影,枝叶繁茂高矮不等的树林也把月亮衬托得更加妩媚动人。
站在山顶,让我想起某一年的一个夏夜,我也曾来到这里。那一次不是前来赏月,而是忙完一项重点任务,有些身心疲惫之后,来这里透透气,放松一下。一路漫步上了仰山,抬头见一道弯月静静地挂在天际,空灵而遥远,顿时让我心情舒朗起来。那一年的月亮没有中秋的月亮圆,也没有中秋的月亮亮,但给我带来的感受和体验格外美好。
人们常常用月圆月缺,比喻生活的顺境与坎坷,人生的悲欢与离合,其实都是借月亮抒发自己的生命感受,吐心头之块垒。月亮圆有圆的美,缺也有缺的美。现在细细想来,奥森的月无论阴晴圆缺都是美的。
(作者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