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族宗教

传承关公文化 推动社会文明

——聚焦山西运城关公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21日   第 08 版)

“奇峰霞举,孤峰标出”的中条山,横跨山西南部,雄踞太行山与华山之间,气候宜人,风景独好。以忠义仁勇而受到历代推崇的关羽故乡正位于中条山北部的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近年来,运城依托丰富的关公文物资源,挖掘整合关公文化,讲好关公故事,推动关公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关公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关公故里 以庙会友

关公文化历经1800多年的传承发展,“忠、义、仁、勇、礼、智、信”所凝聚的精神财富和道德精髓一直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至少有168个国家和地区建有3万多座关帝庙和关公会馆,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文化。

多年来,解州关帝庙充分依托“关庙之祖”“武庙之冠”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抓住民间乡俗、关公诞辰、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关公信俗”系列交流活动。每年都会举办主题鲜明、丰富多彩、声势浩大的“清明祭祖”“农历四月初八古庙会暨关帝巡城”“农历六月二十四纪念关帝诞辰”和“山西运城关公文化旅游节”四大文化主题活动,吸引近百万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促进和增强了海内外华侨华人及海峡两岸同胞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每年关公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的关帝庙主委联谊会暨关公文化座谈会,为政府、企业、学者和海内外华侨华人搭建了国际文化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经济融合与文化传播相得益彰,已三次被评为“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活动”。

解州关帝庙近10年来,大力发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品牌作用,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帝庙、关公文化研究会(协会)建立宫庙交流及关公文化交流,参与策划和指导马来西亚、留尼旺(法国海外省)等地举办关公文化节,以及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联办的国际关公文化节。

“活起来”的文物 面向大众新姿态

解州关帝庙高度重视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深入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科学实施文物保护项目。

立于关帝庙端门前的琉璃影壁是明代文物,因基座部分长期风化、酥碱导致影壁倾斜,2016年申报文物保护项目以来,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历经重重困难,于2022年5月完成壁体纠偏。

让文物“活起来”“会说话”,是近年来文博界面向大众的新姿态。运城市有关部门多年来积极推进文物活化展示,不仅完善理论研究体系、传播推广体系,数字化保护体系,从文物形象、文物内涵上做文章,深掘文物古迹的价值和精华,展示关公文化,还以现设基础陈列展览为依托,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开展“馆际合作+特色展览”“基础陈列+社教研学”“文创研发+文化传播”,创新博物馆教育活动形式,让古迹“活”起来。

目前,解州关帝庙已完成馆藏文物信息存档工作,对馆藏古籍文献、老账簿等进行数字扫描、数字存档、目录上挂和复制。同时,积极开展山西省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研究项目,与山西大学开展《山西关帝庙调查与关公忠义文化研究》课题研究;积极开发文物数字化藏品与关公造像文创,编辑出版《解州关帝庙志》系列丛书。

“让珍藏在庙里的文物走出去,‘活起来’,有助于大力推动文物活化利用项目,挖掘文物价值,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所长、关公文化研究院院长傅文元介绍道。

多种艺术成果 共促文化交流

关公信俗与蒲州梆子(蒲剧),都发源于运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创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是蒲州梆子剧目史上首部讲述关羽波澜壮阔一生的大戏。以蒲剧舞台上经典的关公形象为基础,通过蒲剧表演形式演绎传承千年的关公文化,以“非遗剧目”展现“非遗文化”。

同样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的关公文化作品,还有由运城市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民族乐团与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联袂打造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关公颂》。《关公颂》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以歌颂河东大地为主,下半场则选用河东地方音乐母语——蒲剧音乐为创作主要素材,柔美与激昂并存,舒缓与高亢兼具,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关公形象。

以关公文化为纽带,以书画为媒,促进全球华人共同信仰的“忠义千秋”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书画展,自2018年举办以来,共展出海峡两岸名人、书画名家以及高校青年书画作品1300余幅。今年“忠义千秋”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书画展于9月举办,截至7月15日截稿日,共征集到作品1334件,最终评选出获奖、入展作品209件,其中书法、中国画获奖作品各19件。

传颂关公文化 推动社会文明

关公文化研究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国内外关公文物、关公文化的研究,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关公文化,力求把关公故事讲得生动,把关公文化讲得精彩,讲得深刻。

据悉,关公文化研究院将与高校开展广泛合作,依托大学深厚人文底蕴,整合高校多学科力量,建立稳定的学术对话机制,精准服务关公文化研究课题。目前,与西南交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运城学院和山西大学启动项目研究课题。

关公文化研究院还注重加大文化阐释力度,出版发行研究成果,发表学术类原创文章,编撰出版关公文化丛书、《关帝庙》杂志期刊。现已出版发行《解州关帝庙志·碑刻题记卷》《解州关帝庙志·器物题铭卷》,推动研究成果转化,让学术理论得到更权威的推广和认证。

为进一步传播关公文化,运城市有关部门创办了“关公学堂”,邀请全国知名关公文化研究学者开展研学教育,持续扩大文化影响力与传播力。同时开展弘扬关公文化的研学活动,让学子在旅行中感受巍峨壮观的关圣文化建筑群、精美绝伦的关庙国保文物、博大精深的关公文化,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先贤德政孝行,近距离感受关公忠义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励学子把爱国、诚信等精神贯穿于行,成为关公文化的传颂者和践行者。

截至目前,解州关帝庙、关公文化研究院已授牌35家关公文化交流基地,充分发挥桥头堡阵地作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关公文化交流与融合,为关公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同时通过举办联展、巡展,充分提高馆藏文物的展示利用水平;举办“关帝圣像南巡”晋闽关公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晋闽两地文脉融通和经济交流;持续推进“关帝圣像”赴台巡游活动,以及马来西亚“亲情中华·筑梦丝路”国际关公文化节,充分发挥交流基地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共识。

关公文化需要在代代守护中薪火相传,更需要在与时俱进中永葆生机。

深入挖掘关公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断加大深度研究和传承弘扬,全面提升关公文化的影响力,是“关公故里”运城责无旁贷的义务。让关公文化在活态保护、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利用,把关公忠义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有利于把关公文化交流不断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拓展,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金玉敏 摄)

2023-09-21 ——聚焦山西运城关公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50075.html 1 传承关公文化 推动社会文明 50,07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