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休闲周刊

文化和旅游部媒体通气会 聚焦非遗保护传承

本报记者 刘圆圆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9月01日   第 10 版)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日前,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在京举行的媒体通气会获悉,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日前已获批准。

该标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我国各门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的采集和著录工作。

标准对各门类非遗项目应采集、著录的内容及其相应要求进行了归纳提炼,既是一份认识非遗项目的“说明书”,也是一份拆解细化工作任务的“向导图”,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意义。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非遗保护机构和从业者正确认知非遗保护应有的原则理念,在面对形态各异的非遗项目时,准确把握采集著录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内容,提升记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助力非遗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传承、宣传、弘扬和振兴。我国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下10万余项非遗项目,其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工作均可以之为参照,标准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通气会上还透露,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已进入评审工作环节。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介绍,为加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梯队建设,去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启动了新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在推荐申报环节,注重申报人选的代表性、引领性,注重把握相关非遗项目的特点,注重调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年龄结构。另外,为严格评审程序,首次在评审阶段加上了线上答辩环节。目前,各省区市、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共推荐1407人,已经完成了申报材料审核、确定评审细则、建立专家库等工作,目前正在开展评审。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党委书记、一级巡视员王永健在会上介绍,自2004年加入公约以来,在国家层面,我国一直加强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非遗保护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在国际层面,积极履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建立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举办各类培训班67期,惠及亚太地区41个国家和地区逾2600人次;申报42个非遗项目列入《公约》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为促进文明对话、开展国际合作、分享非遗保护经验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3-09-01 本报记者 刘圆圆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9027.html 1 文化和旅游部媒体通气会 聚焦非遗保护传承 49,02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