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在线

假期里的家校共育进行时

——来自清华附小小水滴班的探索

赵丽娜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23日   第 11 版)

8月16日,本报对深耕基础教育一线的全国政协委员高金凤校长做了专访,据高委员介绍,“双减”两年来,作业结构发生变化,育人合力正在形成,育分转向育人正成为学校的行为主流。那么,这一变化在学校在班级层面具体如何发生?

8月2日,本报10版推出了作为家长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吴晶的文章《“一日蹲班”的观察与思考》,文章记叙了作为母亲的她在清华附小“亲子共学”活动中,深入女儿所在的二年级小水滴班进行一天观察之后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思,文章发表后,引起读者反响,有读者说,文章让读者对“双减”之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积极变化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和乐观的期待。

在影响孩子一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学,六年里共有12个假期。在假期里,如何“让家校共育继续,让孩子的习惯养成不中断”需要教育人细致用心的作业设计。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一日蹲班”的观察与思考》一文的被观察方——清华附小二年级小水滴班的班主任赵丽娜老师现身说法,讲讲基于家校共育的理念,学校如何进行有效的假期作业设计。——编者

“学生在哪里,家校共育就发生在哪里。”

——北京市政协委员、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

高质量学校一日生活不仅发生在学校,更发生在家庭。小学六年的12个假期是学校高质量班级一日生活的延续与贯通,高质量学校一日生活能否延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还要在家庭中得到检验,这就需要家长在假期里仍然能够与班主任“同向共育”。

作为清华附小二年级小水滴班的班主任,包括疫情三年在内的假期里,我努力将“身心健康、经典阅读、习惯养成”这三个清华附小多年倡导的育人法宝,贯穿于学生在家的每一段时光。

1

学生在学校里的沸腾的体育生活,很容易在假期回到家庭后而“搁浅”。

体育作为看得见“成长”的活动,必须在假期实现“常态化”。这个暑期,小水滴班的“好体魄加油群”每天都精彩纷呈……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家长们记录着孩子的假期锻炼,欣然于“身心健康”法宝带给孩子们的巨大能量。

体育是最好的教育学,也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宝。清华附小一直把体育列为核心课程,我们班级的第三班主任由一位体育老师担任。

2022年5月,我们遭遇了长达两个月的居家学习。我和体育老师紧急召开家长会,先给孩子和家长鼓劲,展示同学们通过大半个学年的坚持,在项目达标测试、个人体质提升上的显著进步,再结合居家的特殊情况,优化了使用“身心健康”这个法宝的方案:

一个“好体魄加油群”。小水滴班特别设置了一个“好体魄加油群”进行运动打卡。孩子们把家中的空地、单元的公共空间,小区的街心花园都变成小小的运动场,开展着各式各样的运动项目。有的孩子跳绳跳得不好,每天坚持跳10组,每组100个;有的孩子喜爱足球,每天练习颠球上千个,风雨无阻……无论清晨还是夜晚,我都会第一时间给孩子们点赞,体育老师进行点评指导。无论是课间还是课后,孩子们把对体育的热情全天候地贯彻到居家学习中,定量的锻炼打卡实现了班级全覆盖、无死角,也保障了孩子们的良好作息。

一段共同锻炼的亲子时光。周日,家委会当起了“班主任”。由具有体育特长的家长组织,每个周日的上午都会齐聚清华大学的西大操场。对标国家体质测试的目标以及学校通A赛的标准,家长陪伴孩子们一起热身,一起运动。居家之后,各家客厅就变成了亲子运动场。

人人一个兴趣项目。班级提倡孩子们用“1+X”的方式进行运动。“1”就是明确50米跑、立定跳远、掷沙包、坐位体前屈等国家要求的测试标准,确立人人过关的目标;“X”就是鼓励每个学生发展一个体育兴趣项目。同学们的选择可谓百花齐放,有游泳、足球、篮球、花滑、网球等等,经过持之以恒的坚持,不少孩子已把兴趣练成了乐趣和志趣。

周周一组体质数据。借助数据完成计划。小水滴班的家委会每周都将孩子们的锻炼数据进行汇总,供各家有针对性地制订锻炼计划。

根据家委会体育部的统计,2023年春季学期,全班37名学生,有30名学生成为了全能王,进一步带动了班级体育锻炼的氛围。回看一年级刚入学时,孩子们很多还不会跳绳,不少孩子跑400米时跑到一半就体力不支了。一年时间,孩子们不仅在体能上实现了巨大飞跃,更是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不断磨炼意志品质,体会到什么叫水滴石穿。

月月一项趣味赛事。“教会、勤练、常赛”是清华附小的体育原则。我结合学校每个学期的体育赛事,比如足球联赛、跳绳比赛、冬季长跑小达人等等,针对班情设置了“挑战班级吉尼斯”等趣味赛,调动全员的运动热情。

经过系统努力,小水滴班取得了家校共识:不仅孩子的体能体质有显著提升,对体育锻炼积极主动,在面对困难时的意志品质也愈发阳光。

2

阅读是很“个人”的事情。阅读可随时随地,只要阅读,无分学校与家庭,无分假期与学期。

这个暑期,小水滴班的乐学小组群中佳作频出:有孩子在观赏完电影《长安三万里》后,即兴背诵自主积累的古诗《将进酒》;还有孩子以每周两篇停不下来的节奏,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样的高质量输出和我们每日的“经典阅读”法宝密不可分。清华附小对标国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学校历时10余年积淀出一份分年级、跨学科的校级书单。每年还会提出学年阅读主题和假期选读书单,举办各种阅读活动,打造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

在小水滴班,我专门制定了一套阅读打卡和激励办法,无论是在校还是放假,学生在书香班级中,愈发主动与好书做伴。

“日积月累”开启美好一天。班级一日生活,是由经典阅读开启的。每天学生们到校后,都会迫不及待地走入“晨启时光”:或在班级进行古诗诵读,或走进图书馆听英文故事。

从一年级开始,我针对孩子们的拼音认读情况和识字能力,在“晨启时光”中引入日积月累,从一天学习一个成语到组织孩子们成语接龙,孩子们在玩中学,又在学中玩,乐此不疲,每天的晨起时光都是情绪高涨,为一天的高质量学习积蓄能量。有了一定积累,我又结合校本古诗文读本,用多种方式和孩子们一起背诵。日积月累,孩子们养成了进教室就读书的自觉意识。

学伴小组点燃分享热情。我也把学伴小组引入了班级管理,把原来教室的线下小组化学习搬到线上。孩子们每天不仅要在小组中完成古诗打卡,还可以分享阅读心得。孩子们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但表达能力尚有欠缺,在家长们的帮助下,他们一次次地自我排练、反复录制,从挤出一句话到迸出一段话,孩子们的诵读越来越自如。班上有几个孩子是同学们眼中的小书虫,我就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学伴小组中争当示范,给大家讲讲他们读到的好书,分享令他们印象深刻的细节。没想到,此举点燃了全班同学的阅读热情。

“一赛两单”激活班级阅读圈。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阅读打卡的动力,我会利用假期开展趣味挑战赛,比如小组六个同学共读“一米书”。孩子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每天手不释卷。两个月下来,有的小组居然读了四米多!不仅有大量绘本阅读的积累,甚至有人开启了《哈利·波特》的整本书阅读。我还运用阅读积累单鼓励孩子们边阅读边圈画,及时进行金句摘抄,一些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尝试简要点评,开学后我把同学们的阅读单装订成册在班级漂流,又形成了新的阅读推荐资源。同时我也鼓励孩子亮出自己的书单。在家长的帮助下每个孩子都有一份个人书单。这些书单各具特色,反映出了每个孩子的志趣选择,再展示在班集体中,又激发推动了大家的交流学习,形成了你追我赶的阅读态势。

假期练笔诠释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去的带班经历告诉我,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孩子们一定要走出去,拥抱自然、感受生活,才能对书中的营养有更深刻的体会、更有效的汲取。因此,我鼓励他们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无论是外出旅游的见闻还是战胜困难的感想,只要用心记录,都会有所获得。

为此,我号召家长耐心陪伴,不要计较字数篇幅,而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去细致描述所见、大胆表达所想。一段、两段,孩子们勇敢地记录并展示在学伴小组,我来逐一进行细致点评,再提出问题思考,学伴和家长热情予以点赞鼓励。一次、两次……孩子们的思路打开了,课堂上学过的小技巧顺畅运用了,等到假期归来,再面对语文课堂上的表达输出,相信会有更多自信。

3

学习炒菜、收拾碗筷、晾晒衣物、浇灌绿植……这个暑假,在我们的班级交流群里,小水滴们热情展示着自己的成果。香喷喷的八宝粥、热腾腾的饺子,都出自一双双小小的巧手。

劳动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五育并举的重要方针,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抓手。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内化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诸多习惯需要抽丝剥茧,锁定关键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事上练”。过去两年间,我推进家校协同,引导孩子因地制宜制定并养成实用的好习惯,很欣喜地看到,几个关键习惯正在小水滴的假期生活中一以贯之,落实落细。

“三张名片”涵养文明素养。对来往的师生致以亲切的微笑,为值勤的保安和保洁人员送上诚挚的感谢,向鞠躬问安的同学竖起赞美的大拇指……这三张随身携带的“三张名片”:微笑、感谢、赞美,让同学感到温暖,让老师受到尊重,让每一种努力和闪光都能被看见。在我们的学伴小组群和班级交流群,孩子们常常会组团打call,家长们也会列队点赞。日复一日,害羞胆怯的孩子露出更加自信的笑容,热情主动的孩子更加积极地传递正能量。

“力所能及”激发劳动乐趣。多年来的带班体会,让我深知孩子是一天一天的“日子”长出来的,不是为了某种形式刻意摆出的样子。

我在班级中一方面注意引导孩子在校午餐取用有度、全员光盘,一方面让孩子成立值日小组,每天负责摆放桌椅、擦拭黑板等。孩子放假在家,我鼓励孩子跟随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到了传统节日,还带动大家包饺子、做粽子。结合“经典阅读”,号召孩子们整理“书桌一平米”,布置“温馨阅读角”,叠被洗袜,端菜洗碗,一方面初步了解家务技能,一方面亲身感知家人辛劳。大家争先恐后地晒着自己的厨艺、园艺,在父母陪伴下制作的水果拼盘吃起来真是太开心了!

亲子打卡激活自主管理。从入学第一天起,清华附小的学生和家长就开始共同参与百天好习惯记录表——这可是家庭与班级的双向考验。这张表由亲子共同设定打卡目标,可以是运动,可以是阅读。孩子可以大胆真实地进行自我测评,同时也可以监督自己的家长。这种办法有效促进亲子陪伴的常态化,一段时间下来,不少家长感叹自己放下了手机,重温了好书,回到了运动场,恢复了年轻态。

在我的班级,学生还要在百天好习惯记录表之外,自主设计、亲手绘制一张好习惯行动路线图,可以是晨诵古诗,可以是口算练字,还可以是运动练琴,这张图充分调动孩子自我管理的主动性,日日践行、天天标注,潜移默化中提醒着孩子“当日事当日毕”,最终内化成班集体共同进步的成果,呈现在“水滴石穿”展示墙。

可视化的记录大大促进了孩子的内生动力。不少家长惊叹于孩子的自律成长,更加积极地陪伴引导,家校共育真正实现“让儿童站立正中央”。

孩子们像小树苗一样地生长,不仅在班级,也在家庭,不仅在假期,更在每一日。我满心期待,在家校共育的同向共赴中,小水滴们能把目标化作习惯,蓬勃成长。

(作者系清华附小教师,二年级年级主任,小水滴班班主任)

2023-08-23 赵丽娜 ——来自清华附小小水滴班的探索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8588.html 1 假期里的家校共育进行时 48,588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