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两岸经合周刊

《声生不息·宝岛季》创作座谈会在京举办

共叙中文音乐共同记忆 开启两岸文化交流新窗口

本报记者 修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22日   第 08 版)

音乐的溯源和传承,建立起两岸年轻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声生不息·宝岛季》最后一期,台湾“民谣教父”胡德夫与大陆“00后”青年歌手马嘉祺合唱一曲在两岸都脍炙人口的《奉献》,成为这档主打文化传承的音乐交流节目最意蕴深远的注脚。栏目组供图

音乐文化交流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创作座谈会近日在京举办。《声生不息·宝岛季》节目由芒果TV和湖南卫视打造,100余天的宝岛音乐巡礼中,44组两岸歌手联袂献唱,20余位音乐文化专家出镜共议,海外2.3亿人次全程见证。

“这档节目突破了传统音综节目的传播功能,以音乐为桥,增进了两岸乃至全球华人的交流,特别是让‘Z世代’重建集体记忆,进而基于情感联结为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同时也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如何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对节目做了如上评价。

以乐破题、以情共鸣、传唱有审美价值和时代底蕴的优秀台湾音乐作品,让中华优秀文化热潮在经典和创新中薪火相传,展现出中华文化无远弗届的影响力,与会专家嘉宾学者研讨认为,这是《声生不息·宝岛季》不仅博得两岸跨世代观众的喜爱,而且具有用创新性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的可贵价值所在。

“乐”现海峡岁月中的同一首歌

对于一档音乐综艺来说,“能听到什么样的歌”是观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声生不息·宝岛季》中,歌手们将与不同年代的台湾金曲“对话”。《宝岛季》一开场,主持人何炅便形容首期节目是一场“跨年演唱会”,为让观众了解有时代底蕴、传播意义、审美价值的优秀音乐作品,节目通过穿插于各个年代的介绍小片,以丰富的内涵和诙谐幽默的文风,通俗易懂地向观众阐述各个时期台湾音乐潮流和背后的文化渊源。

节目中,两岸歌手通过合作共创的形式,从“有歌之年”的主题唱起,选取1949-2021年间的128首代表歌曲,将多首脍炙人口的好歌推至热门榜首。在音乐平台,《知足》《你的样子》《在水一方》等9首歌成为单曲收藏量破10万的爆款,其中,歌曲《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多平台累计收藏量突破230万成为大热单。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节目舞台播放量破百万的视频有近1000条,《我可以》《天黑黑》《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凭借百万播放量成为海外平台Youtube上的爆款。

“《声生不息·宝岛季》于无声处传递出了一种强大的同宗同族、同文同种、呼唤统一、民族融合的时代强音。”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声生不息·宝岛季》知难而上,做出了新意,感动了两岸同胞,真正地用综艺节目的形式丰富了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了人民精神力量。

“该节目强化了两岸民众的共同记忆和情感联结,展现了两岸文化交流从未间断的内生动力和两岸民众走亲走近的共同愿望,对于促进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和文化认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中央台办交流局副局长李京文表示。

“情”牵海峡话同心

“这其实很难,但再难我们也要努力促成。”节目制片人、芒果TV节目中心制片人洪啸在座谈会上坦言,节目组抱定一定要把这档节目做成精品,源于主创团队希望促进和联结两岸音乐人的心是一致的、热切的、真挚的,“大家想要交流的心,是两岸同胞所共有的。”他表示。

纵观《声生不息·宝岛季》全季节目,真诚朴实的内容细节让节目走心、入心。节目创新开设两岸分会场,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进行歌曲共唱和实时连线。胡德夫在日月潭弹着钢琴演唱《橄榄树》,间奏响起时,一滴墨色滴入画卷把画面一分为二,那英从中间走出来与他合唱。两岸观众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镜头一抬一落,就实现浪漫且寓意深刻的技术转场。节目运用共同回忆中的台湾元素,邀请台湾颁奖礼专属配音德仔,为节目内容进行多种风格的配音串线,植入“台综”风格元素,尽显“台味”。

《宝岛季》中讲述的是“两岸文化交流史”,也是两岸共有的“民俗生活史”。节目每期开场都是一张文化切片,从第一期的眷村文化、回望历史、落叶归根,到第二期台北路名中的乡愁与同根同源,让观众看到大陆与台湾不仅分享着相同的音乐,还有着相同的文字、相同的文化认知与生活方式。两岸人民的共情、共鸣为这档音乐综艺注入情感的力量。

“《声生不息·宝岛季》用厚植两岸人民内心的情感激发共鸣,奏响了两岸人民相互友爱、携手共进的华美乐章,经典文艺作品再度迸发生生不息活力,镌刻两岸恒久不变的共同记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对节目如上评价道。

在文艺评论家李舫看来,《声生不息·宝岛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经典与创新中薪火相传。“节目讲述的是两岸音乐交流史和两岸文化交流史,也是两岸共有的民俗生活史、情感发展史、文化认同史和民心相通史,这些节目所衍生的历史故事、文化理想、音乐记忆、情感共鸣,引发了广大受众持续的热情。”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从文艺创新视角,认为节目以经典台湾音乐为媒,汇聚海峡两岸音乐人,为祖国与宝岛架设起身份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的桥梁,激活镌刻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密码”与“精神力量”。他表示,节目以乐坛留声引发文化认同,以时代之声引发身份认同,以人民心声激发情感认同,生动展现了两岸民众在文娱共赏中的彼此欣赏和彼此接纳,用有格局、有特色、有品质的创新原则和创新方法,“以美为媒、以艺通心”,为中国式视听文艺创新提供了新的典范。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从文化节目的品质感出发,认为《声生不息·宝岛季》超越了常规音综的表达桎梏,在《声生不息·港乐季》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厚植“文以载道、歌以咏情”的文化底蕴,以文化自信引发文化自觉,做出了文化节目的质感和内涵。

“音”火相传向未来

《声生不息·宝岛季》在台湾分会场共辗转6地,首场从台湾南投的日月潭出发,经过台湾地标建筑101大厦、阳明山、雾峰林家,来到毗邻台湾海峡的淡水河口,最终跨越台湾海峡至金门岛,并在最后一期欢聚到长沙——一路弦歌向北,让音乐与台湾独有的风光相互交融。节目既是一段有关台湾音乐的记忆,也成为台湾人文地理的记录者。节目最后一期,当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与大陆“00后”青年歌手马嘉祺合唱《奉献》,舞台上这对来自海峡两岸的长者与青年的对话,感动了无数观众,也成为这档节目主动“传承”经典的注脚。

“音乐的溯源和传承,建立起两岸年轻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同时音乐展现出来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来得大。在音乐中,我们可以见山川、见岁月、见传承、见人心,这是《声生不息·宝岛季》问鼎上半年音综第一的重要原因。”文艺评论家李舫评论指出。

胡德夫在谈及参与节目的感受时也表示,“音乐正是抒发我们心中所想与连接我们彼此的桥梁。通过节目加强大陆歌手和台湾歌手的文化交流,激发两岸人民的情感共鸣,传递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价值观。希望这座跨越海峡的大桥可以越来越宽广,让我们的音乐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通过《声生不息·宝岛季》的创作,希望能为观众打开联结两岸情感、寻根中华文化的新窗口。在后续文艺创作中,我们会继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精神、文化、情感等层面激发两岸民众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舟共济,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节目主创、制片人洪啸展望《声生不息·宝岛季》第二季的创作时表示。

以音乐向时代致敬,以歌声回应时代之声。“写下的汉字是河汉江淮的志气,唱出的中文是文以载道的责任。”正如节目开篇时旁白所诠释,怀抱“以歌回应大时代”的创作初心,《声生不息》系列将继续通过中文音乐的情感共鸣,赓续中华文化的多元交流,弦歌不绝,生生不息。

2023-07-22 本报记者 修菁 《声生不息·宝岛季》创作座谈会在京举办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6887.html 1 共叙中文音乐共同记忆 开启两岸文化交流新窗口 46,88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