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政协新闻

助力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与传播

——厦门市海沧区政协召开“文化资产活化利用”界别协商会议小记

本报记者 照宁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6月03日   第 03 版)

在保护好历史文化资产的同时,如何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等问题,使其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活”起来,与老百姓的美好生活相遇,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近日,厦门市海沧区政协围绕“文化资产活化利用”召开界别协商会议。区发改局、区建设与交通局、区文旅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会。

海沧区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资产,现有文化中心场所、文物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等文化固定资产共69处,青礁慈济宫、院前社、沧江古街被列入厦门市第一批闽南文化保护名录;有保生大帝信俗、海沧蜈蚣阁等非遗代表性项目29项。海沧区在推进新城区发展同时,高度注重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但仍存在着不足,如地源文化传承发展和保护利用不平衡、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不够、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融合理念不够、非遗代表性项目类别单一等问题。

为此,海沧区政协在今年年初确立了“文化资产活化利用”这一界别协商议题。2月底,区政协专委办会同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碰头,商讨界别协商事宜;3月初,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各界别、文史研究员等代表召开部署会;3月下旬,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牵头,相继到辖区内文物保护点沧江古镇、青礁慈济宫和非遗项目蜈蚣阁、送王船等10多个场所开展了调研;区政协专委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委员代表等进行访谈、交流,实地调研,并在政协委员交流群发布信息,征集素材优、质量高的发言初稿,确保界别协商顺利开展。协商会上,委员们结合前期调研,各抒己见,献出“良方”。

“应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陈雅勤委员提出,汇集闽南歌仔戏、提线木偶戏、五祖拳训练等多种具有闽台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通过多模块多元化的特色传统文化体验和形式丰富的游学路线,帮助青少年领略海沧地方传统文化精髓,进而树立区域自信心和自豪感。

“应支持非遗民俗项目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在公共场所设置非遗、民俗互动体验项目,如装扮蜈蚣阁的制作体验、制作火把、游炬走境体验等。”黄达绥委员建议,打造海沧民俗文化节、特色体验街区,引导海沧民俗文化走进旅游景区,让非遗、民俗等项目通过市场运转改变传承难等现状。

“应强化对城乡建设的宏观规划与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统筹。”彭维斌委员认为,相关部门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着重考虑历史建筑周边空间格局、道路交通、商业休闲配套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给历史建筑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和社会价值。

“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时代所需、历史所盼,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是一项持续性工作。”海沧区政协副主席乐智强表示,希望委员们深入调研、靶向问题、持续建言献策,助推海沧区文化遗产更多、更快“走出去”,实现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传播,助力海沧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

2023-06-03 本报记者 照宁 ——厦门市海沧区政协召开“文化资产活化利用”界别协商会议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4477.html 1 助力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与传播 44,477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