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学术家园

不仅是一本书和一个名字

杨柳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29日   第 12 版)

《林海雪原》自1957年问世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今年是它的作者曲波一百周年诞辰。由于工作关系,曲波和《林海雪原》对我来说已不仅是一本书和一个印在封面上的遥远的名字,而是几十年有温度的日子。

知道曲波

少不更事,看一本大厚书,少剑波、杨子荣、小白鸽。那时候的一号人物不是杨子荣,是少剑波,心目中的帅。听大人们说,少剑波其实就是曲波,小白鸽就是曲波的爱人。后来有了电影《林海雪原》,看了很多遍,少、杨、白的形象在心目中落实了,少剑波就是张勇手,杨子荣就是王润身。后来《北京晚报》连载《山呼海啸》,每天一小块,我还记得版面的样子。现在猜想,“山呼海啸”四个字应该是刘波阿姨写的(“林海雪原”四个字就是她写的),她的字很棒,大气舒爽,书法范儿。

曲波和《林海雪原》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如时下所说“神一般的存在”。前两年,一个中年的远房亲戚知道我认识曲波,简直不敢相信:“曲波?是《林海雪原》那个曲波吗?是吗?真是那个曲波啊?”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她很激动,说一定要请我吃饭。虽然至今未请,能借到曲波之光,我已满足。

《林海雪原》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业余作者曲波抱着一包袱手写的书稿进入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是冥冥中的缘分。关于《林海雪原》的出版,有很多故事。曲波是一个军人,但他心里有文学的根,自幼读书,对宇宙人间充满了想象。《林海雪原》很多情节编排受古典小说潜移默化的影响,写作风格又很有“超越现实”的飞扬。深山老林,冰天雪地,神兵一般的小分队,英气、侠气、神气、仙气,在当时以中国共产党革命战斗历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是一个奇特的存在。

《林海雪原》在人文社60多年,是人文社长篇小说宝库里的明珠。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版权制度、法律还不健全,有的出版单位不与作者和授权的出版社联系,就印刷发行《林海雪原》等小说,有朋友发现或读者拿了书请曲波签名才知道,更不要说稿费了。曲波希望更多的老百姓能读到他的书,也并不在乎稿费,但是对这种出版乱象忧心忡忡。人文社在作协作家权益保障委员会的协助和曲波的配合下,下力气清理了各种不合规的印刷行为,明确了《林海雪原》在人文社的专有出版权,同时理清了《林海雪原》首次出版以来人文社全部版本、印次、印数以及租型印刷的数据。直到今天,虽然刘波阿姨已不能理事,但是女儿毳毳,包括第三代的小叶,继续看守、维护着《林海雪原》出版权,除人文社,“来者必拒”,他们是维护版权的好榜样。

60多年里,《林海雪原》和人文社几代领导、编辑一起,经历了时代的风雨。而且,它已不只是一部长篇小说,还是电影、戏剧、评书、连环画……曲波给了《林海雪原》鲜活的生命,一代代读者又滋养了它,使它历久弥新,魅力不减。

百万庄辰四楼

记得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接手前辈的工作,做了《林海雪原》的编辑,见到了“少剑波和小白鸽”。百万庄辰四楼,院门常锁,小扣柴扉久不开,没有手机的年代,联络基本靠喊,或者趁有人进出时蹭进门去。房子很小,现在很难想象老老少少一大家子如何生活在这套房子里。前些年毳毳把这个房子装修一番,与之前判若两房,可惜只有刘波阿姨独享了。

曲波话慢,不多——也许并不少,但是被刘波阿姨快人快语覆盖了。她多次对我历数曲波的优柔寡断,反衬自己的快刀乱麻。她告诉我他们当年如何恋爱,有情人如何成了眷属;曲波写《林海雪原》时,她如何在纷杂的家里给他创造安静的环境;完稿之后,她如何在下班之后,安排好孩子、家务,帮曲波抄稿,最后用毛线把稿子订成册,两人一起送到人文社。可是最近发现,《林海雪原》的稿纸是用毛线订的不假,可稿纸上的字并不是清秀有范儿的刘体,而是伸胳膊伸腿儿的曲体。是不是另有一版刘体抄本,不得而知。中国现代文学馆落成之时,从人文社征集了很多宝贵的原稿。还记得我们从老式书柜里掏出一本本发黄的原稿的情形,可惜那时没能甄别一下毛线订的《林海雪原》的书法。

他们伉俪二人实在是一对互补的组合——有她,他心里踏实;有他,她心满意足——这是当年一个还算年轻的编辑的观察。

曲波全集

2010年以后编《曲波全集》,对曲波有了更多更实在的了解。曲波一辈子都是业余作家,他所有的创作都跟他的经历和生活相关。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在和刘波阿姨一起收集整理作品、照片的过程中,又听她讲了很多过去的故事。他们在战争的、和平的年代里,对工作、对生活、对家庭、对朋友诚恳、热情,面对曲折坎坷、名利得失,又是一派泰然、淡然。那时曲波已去世近10年,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刘波阿姨年近90岁,依然乐观爽朗,坚强独立,对自己的一生、自己的老伴和孩子们非常满意,非常满足。正直、善良、坚强,是他们二位给我的深刻印象。最后一次见到曲波,是在人民医院的病房,他,还有刘波阿姨,微笑着和我们合了影。

曲波是一个戎马倥偬、意志坚定的军人,又是一个深藏浪漫情怀、与人为善的“文艺青年”,还是一个舐犊情深的父亲。我读到20世纪70年代他写给磊磊和毳毳的诗,他在那个时代对成长中的孩子的关爱和引导,让我心生感慨。曲家四个儿女,都是和新中国一起长大的,他们从辰四楼走向世界,今天又回到这里,为父亲而相聚,我觉得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林海雪原》永在。怀念曲波,祝福刘波阿姨。

(作者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2023-05-29 杨柳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4192.html 1 不仅是一本书和一个名字 44,192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