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学术家园

让世界感受中华戏曲魅力

刘侗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5月29日   第 10 版)

▲梅兰芳《天女散花》剧照

▲豫剧《程婴救孤》剧照

2023年3月,部分戏曲界人士在北京隆重举行豫剧《程婴救孤》创演二十周年研讨会。这部由河南省豫剧二团创作演出于2003年的作品,已经演遍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演出两千多场,并先后被国内几十个剧种的剧院团移植演出,演出场次多达两万多场。更为可贵的是,这部作品先后走进意大利、法国、美国、泰国、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尤其是2010年开始以全剧演出的形式三进美国,先后走进美国百老汇、好莱坞杜比大剧院,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豫剧《程婴救孤》的成功首先归功于表演艺术家们守正创新,精湛表演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一组人物形象,给人以充分的美的感受;也归功于剧本文学的成功,通过春秋时期晋国赵氏门客程婴救孤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见义勇为、舍我其谁、不畏强暴、不惧牺牲、家国天下”的宝贵精神,这种闪耀光芒的民族精神,我们在文天祥、杨家将、班超、岳飞等历代英雄人物身上经常有强烈的感受。

豫剧《程婴救孤》并非历史上“程婴救孤故事”的首次戏剧呈现,也不是这个题材作品的第一次出国交流。700年前的公元14世纪,元代作家纪君祥创作了《赵氏孤儿大报仇》(又名《冤报冤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冤报冤》,简称《赵氏孤儿》),成为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也是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法国耶稣会传教士马若瑟于1732年退居广州时,将它译成了法文,取名为《中国悲剧赵氏孤儿》。1734年,马若瑟的法文译本《中国悲剧赵氏孤儿》被带到法国,同年发表在《法兰西时报》上,一年后又全文发表在杜赫德主编的《中华帝国志》上。法国文学家和欧洲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在1775年翻译改编了《赵氏孤儿大报仇》(又名《儒家道德的五幕剧》),使这部来自中国的戏剧作品在法国人民面前充分彰显了中华道德文化,一经公演,便轰动一时,并在欧洲多国以多种语言演出。该剧中体现的邪不压正的信念和义无反顾的追求、运筹帷幄的坚持,推动了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鼓舞了当时广大民众反对封建特权制度的决心。

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互鉴从来都是促进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发酵器。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戏曲艺术,自20世纪初,就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其他民族戏剧艺术活动,成为中国形象海外传播的一道风景线。

1917年12月1日,在北京东华门外的吉祥戏院,上演了一出梅兰芳创排的新编古装京剧《天女散花》。在剧中,24岁的梅兰芳秉持了他一贯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一段美妙的彩绸舞,再一次引得梅兰芳戏迷的欢呼,更引起了一个日本商人的注意,此人便是日后将梅兰芳引进日本东京帝国剧院演出的大仓喜八郎。大仓喜八郎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京剧迷,也是个中国文化通。他是那个年代活跃在北京或上海的众多外国京剧迷之一,特别赞赏梅兰芳一连串的京剧剧目表演。梅兰芳出身京剧世家,6岁学戏,8岁拜师学青衣,10岁在北京“广和楼”戏馆第一次登台演出《长生殿·鹊桥密誓》扮演织女,13岁正式搭班“喜连成”演出,被喜连成班主叶春善收为徒弟,18岁与谭鑫培同台演出《桑园寄子》……少年梅兰芳在北京获得了巨大成功。19岁时,他首次赴上海演出,即获得“南北第一著名青衣兼花旦”的美誉。也是这次上海之行,风行于沪上的“文明戏”触动了勤奋好学的梅兰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开始研究新腔并学习昆曲。21岁时,梅兰芳第二次赴沪演出,经久不衰,还吸引了不少日、美、英等国观众,且通过这些观众的传播,尚未走出国门的梅兰芳已经在海外有了影响。

受到市场和观众的积极回应,梅兰芳在京剧创新创作的道路上健行不辍,仅1915—1916这两年中,20岁出头的梅兰芳连排11出新戏,包括时装新戏《宦海潮》《邓霞姑》《一缕麻》和古装新戏《牢狱鸳鸯》《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等。大仓喜八郎出资,与梅兰芳约定于1919年4月出访日本演出,所演剧目为梅兰芳创编的五个折子戏——《天女散花》《御碑亭》《黛玉葬花》《虹霓关》《贵妃醉酒》。梅兰芳首次出国访问交流演出选择日本而不是其他同样积极邀请的欧美国家,有他自己的考虑,毕竟京剧在日本的影响力更大一些,观众基础更好一些,而梅兰芳也很想去日本学习观摩同为东方艺术的日本民族戏剧——歌舞伎和能剧,以更加精进自己的京剧艺术。出访日本演出交流获得巨大成功,并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又一个佳话——梅兰芳成为中国戏曲对外文化交流第一人,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与众多日本戏剧家建立的深厚友谊绵延至今。取得了出访交流演出经验的梅兰芳又于1924年再度访日演出,随后于1930年和1935年出访了美国和苏联,将独一无二的以演员的表演为核心的、具有典型艺术特征的中国京剧艺术推广到了欧洲和美洲。具有鲜明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的中国京剧艺术在一个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传播和推广,享誉世界。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人民智慧的宝贵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世界共有的精神财富。让中华文化繁荣发展,造福于人类社会,促进文明互鉴和共同发展,是我们这一代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做好此项工作,需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科学统筹谋划布局,真正做到使民族的艺术成为世界的艺术,让全世界人民在美美与共的沟通交流中,携手同行向未来。北京京剧院在前门建国饭店“梨园”剧场坚持了30年之久的京剧对外服务演出专场就雄辩地证明了中国京剧艺术的强大魅力,也树起了北京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还需要全体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不卑不亢,河南新编豫剧《程婴救孤》赴美坚持全剧演出并受到美国观众的热情欢迎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文化艺术的传播不能碎片化,不能断章取义。也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民族文化自强为己任,坚持守正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断焕发勃勃生机。230年的京剧艺术、600年的昆曲艺术、800年历史的福建梨园戏,都足以证明中国戏曲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当然,更需要文化工作者与时俱进,占领当今传播高地,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为中华文明的传播插上有力的翅膀。

中国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舞台艺术,以其对世界戏剧艺术的巨大影响力,必将能够承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在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展中,焕发出强大的文化粘合力、感召力和向心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

2023-05-29 刘侗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4184.html 1 让世界感受中华戏曲魅力 44,18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