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汪辜会谈”30周年。“汪辜会谈”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当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是两岸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1998年10月14日,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继5年前在新加坡举行首次“汪辜会谈”后,他们在和平饭店“和平厅”再度握手,进行第二次“汪辜会谈”,达成了四点共识,对两岸关系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百年来,和平饭店就像一位历史老人,见证了近现代中国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除了“汪辜会谈”,还有很多历史场景与两岸交流有密切关系。前不久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参访大陆的最后一站上海,把和台商座谈的地点也选择在和平饭店,可以说也是颇有深意的。
■ 饭店里孕育出的“国共合作”
和平饭店作为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历史建筑,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曾享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饭店南楼前身叫汇中饭店,于1908年建成并对外营业,是当时上海滩最高的大楼,也是第一幢安装电梯和屋顶花园的大楼。很多名流巨贾趋之若鹜,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饭店实际上是由一家中国公司建造的。北楼前身是华懋饭店,于1929年建成。1955年,世界和平大会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会后发表了赫尔辛基和平宣言,远离战争永葆和平成为大会的主旨。1956年,上海将汇中饭店和华懋饭店合并,改名为和平饭店。
翻看和平饭店的建店历史会发现,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这不仅源于台湾社会的“上海情结”,还与和平饭店在国共关系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有关。
1911年,孙中山先生赴南京就职。途经上海时,他出席了上海各界在和平饭店举行的欢迎大会。在这次欢迎会上,孙中山提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著名口号。此后的1923年,孙中山与苏联特使越飞在和平饭店签署了《孙文越飞宣言》。宣言里,苏联表示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孙中山也公开确认联俄政策。因为有了这个宣言,才有了后来的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因此,可以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际上是在和平饭店孕育形成的,这也为后来和平饭店既成为国共合作的历史见证者之一,又成为两岸对话的历史见证者之一埋下伏笔。
■ 老友相会心相惜
1998年10月14日,和平饭店作为百年老店抱着开放的胸怀,迎来两位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功勋意义的长者: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
两位长者5年前,在新加坡首次见面,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协商。作为1949年以后获得两岸官方授权的民间团体第二次正式面对面对话,两位长者的对话会晤在和平饭店的最大厅——和平厅举行。当日晚宴,汪道涵先生还在饭店的“九霄厅”宴请辜振甫一行,品尝了著名的阳澄湖大闸蟹。今天,和平饭店的陈列馆里还保存着那天这张手写的菜单。
汪辜第二次会晤虽然只是两位长者平生的第二次见面,却一见如故,他们发现彼此的阅历、学识、兴趣爱好都很相称,颇有惺惺相惜之感。席间,汪道涵会长向辜振甫先生介绍说,这家和平饭店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饭店,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餐厅也一直保持着原样。辜振甫先生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来过上海,也住过和平饭店,几十年之后,“故地重游,感慨万千”。辜振甫先生还分享了几十年来自己锻炼身体的秘诀,就是一周唱两次京剧,用以增加肺活量。而汪道涵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也很深,他虽不会唱京剧,但非常喜欢京剧,并且两位老先生都喜欢京剧老生演员李宝春。
席间谈兴很高时,辜振甫先生作为京剧资深票友,还即兴清唱了《洪羊洞》《借东风》等京剧选段。《洪羊洞》说的是为国守疆的故事,第一句便是:“为国家哪曾有半日闲空……”一句唱词点出了两人心意,但又没有完全说破,可谓心心相印,意味深长。
1998年和平饭店这次会晤之后,因两岸政治形势变化,两位长者难以再见面,但他们不时托友人互赠礼物,以寄思念。有一年,汪道涵先生把一个竹筒寄给辜振甫先生,旁人不得其解,辜振甫却一目了然:此为盛筷子所用,“筷筒”即“快统”之义。辜振甫也回赠一竹制笔筒,取“必统”之谐音。这种中国士大夫式的儒雅交往,给处于“冰冻”的两岸关系增添了一份暖意。
这种“中国式浪漫”只有中国人才懂,也充分说明,两岸虽在政治上有分歧,但不妨碍两岸民间的文化交往,更不妨碍相互理解,达成心灵上的默契。两位长者的这次会谈,对推动两岸交流,增进互信合作,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汪辜会谈”最大的意义,就是打破了两岸“不谈”的僵局,结束了台湾当局长期坚持的“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两岸中国人可以坐下来,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彼此分歧。另外,“汪辜会谈”客观上也促成了台商到大陆投资的热潮,推动了两岸经济的联结。从这个意义上说,“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 “上海情结”与新时代两岸关系新空间
和平饭店能成为见证近现代两岸关系很多重要历史时刻的场地,也和台湾社会天然存在着一种“上海情结”有关,这也成为沪台之间重要的民心联结点。
1949年,国民党当局向台湾撤退,上海成为最重要的出口之一。这些到台湾的大陆人,除了国民党当局军公教人员及其眷属外,大多是地主、商人、学生。他们在融入台湾当地社会的同时,也带去了大陆的文化习惯,尤其是不少国民党高官、文化名流、商业家族到台后,把上海的商业模式、海派文化、生活方式都带了过去,令台湾社会天然存在着一种“上海情结”。这不仅是台湾的历史记忆,也成为沪台之间重要的记忆联结。
自1987年台湾开放两岸探亲后,上海一直在两岸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个角色可以用两句话概括:上海是两岸交流的主力军;上海是对台工作的排头兵。连战、朱立伦、洪秀柱、郁慕明、夏立言等台湾知名人士来访大陆时,上海都是其必选一站。
2014年2月,时任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陆委会)主委王郁琦率团访问大陆。即将回台湾前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原主任张志军邀请王郁琦一行在上海和平饭店茶叙,双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话别。也是在这里,双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于台湾再次会面。当年6月,张志军实现访台,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踏上宝岛的土地。
今年3月底4月初,中国国民党原主席马英九首次访问大陆,其第一站和最后一站都是在上海。在上海期间,马英九先生还专门在和平饭店会见台商代表,并参观了和平饭店陈列馆。他在“汪辜会谈”的纪念文物前驻足良久,仔细询问当时的情形,他还专门询问了两位老人当时的年龄。
对很多台湾同胞来说,进入上海,就是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因此,他们都愿意把上海作为“登陆”第一站。上海及其周边是台商台胞的重要聚集区,两岸首班春节包机是从上海起飞的,海峡两岸空中双向直达航路开通仪式也在上海举行。“上午来上海开会,下午回台北吃晚饭”的两岸一日生活圈成为现实。
台湾同胞到上海,以经济社会交流为主,相对来说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小一些。两岸关系好,台企台胞愿意到上海来做生意,两岸关系紧张,上海与台湾的交流也不会断。新冠疫情期间,两岸很多交流活动都中断了,但上海与台北之间的“双城论坛”仍每年坚持召开。
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决定了其政治色彩相对柔和,因此中央经常赋予上海一些重要对台工作任务。台湾一些重要政治人物,如果直接去北京不方便,或时机不成熟,就会把上海作为访问的重要地点。站在新起点、新征程,上海在促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过程中必将承担更重要的任务,也必能发挥更大作用。
(口述人系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