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周刊

预防疟疾,防止蚊虫叮咬最有效

本报记者 陈晶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6日   第 07 版)

4月26日是第16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谨防输入性疟疾,持续巩固消除成果”。当前我国处于消除疟疾状态,但是境外输入性疟疾引起本土再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疟疾防控工作稍有松懈,本土疫情就可能卷土重来。

“打摆子”是对疟疾发病时一种形象的描述

随着“五一”小长假的到来,出境游玩的人群越来越多,东南亚、美洲、非洲也是很多人选择的目的地。这些国家中有一些是疟疾流行地区,由于疟疾的传播媒介为蚊虫,去这些国家旅游时,尤其在农村、山区和野外,要格外注意防蚊虫叮咬,以免感染疟疾。

“疟疾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是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而寄生在人体,引起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和脾大、贫血等体征为特点的虫媒寄生虫病。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打摆子’是我国对疟疾发病时一种形象的描述。患者发病初期可有程度较轻的怕冷、不规则的低热或间歇热,伴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王磊介绍,按照寄生疟原虫虫种不同,疟疾主要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及诺氏疟5种,其中最危险的是恶性疟。

“2017年以来我国就没有报告疟疾的本土病例了,目前国内的疟疾患者均是从国外输入而来。疟疾是热带病中的‘头号杀手’,主要分布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发地区。”王磊提醒,疟疾未经及时诊治,可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严重损害,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和休克等表现。

疟疾潜伏期可达25天

“在临床上,疟疾的潜伏期短的为7天,长的可达25天,所以很多出国务工、旅游的人员都是在潜伏期内回国,在国内发病。”王磊告诉记者,疟疾在潜伏期刚开始发病时会出现像感冒一样的症状,浑身乏力倦怠、食欲不振,有的会出现发冷、高烧症状。

王磊介绍,疟疾病程可分为发冷、发热、出汗、间歇4期。发作时突然畏寒(盖几层被子都觉得冷)、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全身发抖,常伴有头痛,同时体温迅速上升。持续数十分钟至一两个小时后,发冷和发绀消失,脸色转红,皮肤灼热干燥,伴有剧烈头痛,或恶心呕吐、结膜充血、口渴等症状,体温可高达39℃~41℃。发热持续4~6小时,全身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至正常,发热时伴发的症状也全部消失。

“从上一次发热退尽到下一次发热开始为发作间歇期,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典型的疟疾发作周期为,间日疟及卵形疟患者间隔1日发作1次,三日疟患者则间隔两日发作1次,恶性疟及诺氏疟患者则每日均有发作,且在间歇期患者体温可不恢复正常。疟疾患者从发病至诊断治疗时间,超过5天者,合并多脏器受损情况明显增加,救治难度显著增加,死亡率上升,就有可能转变为重症疟疾。”王磊强调,重症疟疾可出现因脑、肝、肾、心、肺、胃、肠等受损引起的各种综合征,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等症状,如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及早诊治。

“疟疾不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疟原虫还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亲传递给胎儿,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此外,未经治疗痊愈的疟疾患者也可以通过输血造成疟疾的传播。疟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疟疾患者,经治疗完全康复的,建议在停药3个月后进行怀孕是较为适宜和恰当的时机。”王磊说。

疟疾防治,预防为先

“目前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疗效快速确切。”王磊介绍,若患者合并有心、脑、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的病变,还要针对损害程度进行一并治疗。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防止蚊虫叮咬。”王磊表示,预防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防蚊灭蚊。有蚊虫的季节要正确使用蚊帐,避免身体紧贴蚊帐,可点蚊香、灭蚊片等驱蚊。居住周围环境应保持良好的卫生,做到干净、整洁,清除垃圾、杂草,疏通积水,填平污水坑,可使用灭蚊剂根除蚊子的滋生场所。

个体防护。外出活动时,可穿长衣、长裤,或将身体外露的部分使用驱蚊剂、防虫剂,如蚊不叮等,以防蚊子叮咬。

加强传染源管理。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疟疾病人和带疟原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尤其是带疟原虫的人,这种人往往没有症状,不易被发现,多在普查中才被发现。急性期的病人要在症状消失后才可解除隔离。

“由于疟疾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疟疾患者只要及时治疗,预后较好,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王磊提示,如果有人去过疟疾流行区,特别是非洲、东南亚及中南美洲等地区,回国后出现发冷、发热等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在就医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以免误诊误治。

2023-04-26 本报记者 陈晶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566.html 1 预防疟疾,防止蚊虫叮咬最有效 42,56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