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三同”日记

乡村的现代化成果和中国式特色

本报“三同”四川小分队 许水涛 韩雪 孙权 张丽 许义甫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4月25日   第 02 版)

进朱家村6天,加了好几位村民的微信。有意思的是,每一天,当我们的报道刊发出来,就有村民第一时间转发到他们的朋友圈。

如今,网络已遍布中国的各个角落,身处中国西南山区的小乡村,借助铺设的网络基站和手中的智能手机,村民们的通信需求得到了满足,社交范围得到了扩展。与大山之外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便捷。

4月24日下午,村民陈永东在自家的樱桃园里开起了手机直播,通过网络,他推介和售卖自家挂满枝头的红黄樱桃。

在乡村,网络发展带来的现代化成果随处可见。

在村委会办公室,33岁的村文书陈菊正熟练地操作着电脑。据她介绍,2017年,朱家村村委会置办了电脑。2021年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她,已经在电脑上制作了四厚本的资料,每一本资料中详细的数据信息都来自村干部们日常的登记和收集。

过去,基层干部到老百姓家,或是步行,或是骑着摩托车,尤其在农户居住分散的山区,落实一项工作往往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回想起自己十几年前在基层工作的经历,朝天镇党委书记马天星说:“那时候,路不行,通信条件也不行,就只能那样干。现在路好了,通信发达了,信息化手段也用到了工作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天,我们在陈菊的电脑上看到了一份较为完整的村民信息台账,这其中有村民的姓名、性别、年龄、电话、社保账号等基础信息。对于一些信息登记不清楚的监测户,村干部会通过电话了解后提供给陈菊,由她帮助准备资料,再申请一些适合的惠民政策。“到今天,我经手办理了15户的低保,11位80岁以上老人的高龄补贴。”

朱家村的留守老人较多,对他们而言,翻山越岭、登记信息、申请补贴是一项又一项艰难的工作。“我手上有他们的资料和相关照片,比如今天他刚满80岁,明天我就可以帮他办理补贴,下个月他就可以领取补贴了。”陈菊说。

在朱家村走访时发现,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信息化水平在提高,他们布置工作、沟通落实,很多时候是通过微信群联络的,这也对各村民小组组长提出相应的要求:“村组长至少要能玩得了微信。”据朱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吴俊辰介绍,现在一些工作信息的要求时间比较短,各组都建有微信群,组长在群里发布后,不用跑路,就能快捷地统计到各家各户的信息。

借助网络化、信息化的速度,乡村基层治理的效率大大提升。但同时,乡村治理的精准性也值得关注。尤其,基层社会治理是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的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而对于乡村这个中国传统保持得较为完整的基本单元来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乡贤耆老、协商议事、公序良俗等,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存在。

今天的乡村,老人的价值不在于要玩得转手机、电脑等智能化设备,跟年轻人一较高下。将他们身上所沉淀的经验和智慧,通过协商平台的搭建,为乡村治理发挥协商的价值,凝聚成共识,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协商因子,才应当是中国乡村振兴的方向。

2023-04-25 本报“三同”四川小分队 许水涛 韩雪 孙权 张丽 许义甫 “三同”日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42465.html 1 乡村的现代化成果和中国式特色 42,465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