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据统计,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高于2021年的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3本,高于2021年的3.30本。
在这份国民阅读报告里,人均阅读量是最受关注的数据之一。那么,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一目标如何实现?从阅读大国到阅读强国,我国还需要走多久?
多种阅读方式稳步增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为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全民阅读”至今已连续10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上升,而且纸质书仍然是大家最受欢迎的阅读形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献研究室主任刘宁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书籍种类的极大丰富,书籍的可获得性大大提高,加上“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纸质书阅读量提升是必然的。
不过,刘宁表示,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开卷有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一定就是指读纸质书,阅读电子书、听书和视频讲书也成为一种阅读的新趋势。
在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日报社北京论语编辑部主任尹文胜看来,随着“全民阅读”持续推进,书香氛围日益浓厚。这和我国不断优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密切相关。
阅读“走热”背后,是从顶层设计到技术革新、从阅读服务到阅读活动的全面推进,在政协委员们看来,业已成熟的多元阅读潮,让全民阅读惠及更多的人群和个体。
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读书。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促进认知和专业的提升,还能进一步拓宽视野、启迪心灵。”刘宁表示。
“读书的传统不会断,也不能断。”在尹文胜看来,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迭代,科学进步、技术创新相互交融、叠加的时代,读书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多读书、善读书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促进社会进步。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除了自然属性外,更有社会属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才能在专业、生活等各方面取得进步。”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海淀区建筑行业协会会长张轲表示,读书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与民族,阅读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数据显示,十年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从2012年的76.3%增至2022年的81.8%,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稳步提升,阅读人口显著增加。
不过,张轲表示,去年我国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78本,有了进步,但还是偏少。
刘宁也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还不够高。比如以色列人一年人均读书量为60本,日本人是40本,法国人也有20本,相比之下,我国人均读书量差距仍然较大。
在刘宁看来,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要让读书成为人们身心的一种需要,成为人们的一种热爱,真正融入身心。”
尹文胜表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全民阅读应该从个人兴趣爱好方面进行推广,在发自内心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求双重因素叠加之下,推动阅读走向终身阅读。
在委员们看来,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于强化文化认同、提高公民素养、涵养社会风气,对于建设学习型大国、创新型大国和现代化强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多读书还要多读经典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到底要读什么书?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
张轲首先建议要读经典,要感悟经典作品中的思想力量和文化底蕴。“读经典的感觉就像入了一个宝库一样,能获得极大的精神富足感。”
“读经典,致敬经典,这在每一个时代都不过时,在当下依然有着鲜明时代价值。”尹文胜表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到现在,每一代人都在读经典,每一代人都读出了不同的感悟,这也是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可以从中体味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并且推动社会发展。
在刘宁看来,今天仍然首倡读经典,尤其是倡导青少年读经典,特别是多读国学经典。“比如说《三字经》《百家姓》等蒙学教材,要采取边读边讲的方式;从文质兼美的角度来讲,唐诗可以多学,有利于提升孩子们的身心涵养;像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岳阳楼记》这样的文章,真的是终身受益,可以多背诵一些,对于提升孩子们的语言修养、艺术修养、古典文化修养裨益很大。”
刘宁进一步举例称,在打好经典阅读基础底子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学习一些思想经典,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大家的作品,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博大精深。高中、大学阶段,要多读史学方面的经典,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在时代兴替中感悟历史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