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各民族人民,经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一统的共同体。与此相适应,产生了全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精神等。但这还只是形而下的客观过程,不能替代形而上的主观努力。我们必须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强大、行稳致远。
共有精神家园,既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毅前行的动力,是分合更迭、终归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思想指南;也给每一个中华儿女烙下深深的文化印记,提供了人们安身立命的起点、道德评判的标准和幸福追求的方向。我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内涵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共有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政权建设和制度安排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爱戴习近平总书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今天中华民族共有的政治思想,是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支柱。
二、共有的历史认知。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这种共有的历史认知,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牢记过去、珍视当下、开创未来的思想根基。
三、共有的语言文字。从秦朝“书同文”开始,汉朝以法律推行“通语”,历代中央政权都对国家语言文字进行规范和统一。正是作为通用语言文字的雅言、官话,承载着中央王朝的伦理秩序和礼乐教化,对于各民族的交流交融、团结进步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在漫长的历史沉淀基础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
四、共有的文化心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是共有精神家园的独特内容。
五、共有的价值取向。我国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共同遵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关于是非、善恶、义利、得失、美丑、荣辱等的共同标准,形成了比较一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这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别的民族的一个重要标识。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指引。
六、共有的生活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文化始终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中华儿女都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追求。
七、共有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大同”,彰显着中国人几千年不褪色的家国和天下情怀,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并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力量源泉。
八、共有的理想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们已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理想未来,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目标指引。
加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历史过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民族和宗教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其中,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重要任务。
符号和形象具备很强的表现、传递和沟通功能,是人类传递信息、呈现主题、凝聚共识的重要媒介。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集中呈现,是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凝练表达。我国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这些年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注重文化符号及视觉形象的运用,已有一些实践探索,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统一。对什么是体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符号及视觉形象,如何提升文化符号及视觉形象对内对外的传播率和感知度,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二是实践探索的主观能动性不足,如有的地方对共同历史、共同记忆的挖掘整理和宣传展示用力不够,成效不大。三是个别地方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偏差,不能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如有的过于突出特定民族的文化符号和英雄人物塑像。
鉴于上述情况,我认为,我们要进一步开阔视野,融汇多方面元素,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文化符号及视觉形象。
一是从祖国大好河山中提炼。伟大祖国是中华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辽阔疆域是多少代人苦心经营留传下来的,美好河山是今天中华儿女切身感受着的。从南海碧波的三沙群岛,到北国边疆的漠河之城,从东海之滨的钓鱼列岛,到西部戈壁的大漠孤烟,泰山、昆仑等高山,长江、黄河等大川,秦岭、珠峰等地理标识,都能引发中国人深深的家园之恋、爱国之情。
二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提炼。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等神话传说,大同世界、小康社会的美好理想,书同文、车同轨的大一统实践,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艺作品,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伟大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凝结着全民族深沉的历史文化认同,都是文化标识的来源。
三是从革命文化红色记忆中提炼。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壮阔历程,创造的革命文化和优良传统,续写了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七大罢工、五卅大罢工等工人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武装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事件,一大会址、南湖红船、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都见证着当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承载着当代中国人最激情的回忆,标注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高度。
四是从新中国辉煌发展历程中提炼。经过70多年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深海探测、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机场、港口、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动载体。
五是从伟大杰出人物、英雄模范中提炼。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伟大杰出人物层现迭出、各领风骚。在思想领域,老子、孔子、墨子等巨子百家争鸣,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王船山等继往开来;在政治领域,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为文明肇始、民族国家、江山一统建立了伟大功勋,无数能臣武将治理国家、抵御外侮、开疆拓土创立了赫赫功绩;在文化领域,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等文学英才,王羲之、吴道子、顾恺之等书法美术领域卓荦大家,留下了光照古今的不朽作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领袖,展现出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张思德、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革命烈士和先进模范,郭明义、钟南山、袁隆平、张桂梅等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正是这些伟大杰出人物、英雄模范,描绘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奠定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鲜亮底色。
六是从现代文明生活习俗中提炼。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在生活上彼此欣赏、相互学习、美美与共,创造出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文明进步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要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中,从元旦、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新民俗新风尚中,挖掘提炼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更好体现,培育共有精神家园。
同时,还要积极用好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文化符号及视觉形象,使之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入人们心灵。
一是贯彻执行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宣传普及基本知识严格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国歌奏唱礼仪。认真组织宪法宣誓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通过公开宣誓、重温誓词等形式,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二是各类庆祝纪念的典礼仪式和外事活动,要注重中华文化符号及视觉形象的展示。三是城乡规划建设,特别是民族地区的车站、码头、机场、广场、公园和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纪念碑等公共设施建设及命名,应当体现中华文化符号。要规范宗教场所建设,杜绝个别地方追求“异域”风光的错误倾向。四是文化和旅游事业产业发展中,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影视动漫、研学旅游、文博展览、文创生产等方面,各类文化文艺活动,都要自觉强化中华文化符号及视觉形象的运用。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