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
李汉秋,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民俗学家。
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情
我国传统节日,绝大部分都是: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最早的起源多是感受自然的节律,顺天应时而设。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孕育了人文精神而丰富起来。
人是精神活动最丰富、最富有感情的生灵。在“天人合一”观念浓重的中华民族性情中,对人与大自然的共生共情特别敏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岁时节令的变易总要引发人生情绪的浮动,“一番番春秋冬夏,一桩桩酸甜苦辣”涌上心头,包括“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随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发,人的生命意识被强度唤醒,对给我生命、生我养我的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被特别强化。清明节的核心内涵和情感本体是循天时而缅怀先人和已故亲人,这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和人伦情怀的典型表现。
在弥漫于社会浓浓的清明节气氛中,对亲旧逝者的缅怀之情油然而浓,对于个体来说,这是清明节重要的情感本源,不应忽视,不可回避。清明节就试图来处理生与死的联系、连接、沟通,接触到对人的终极关怀,是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中华传统节日。
悼念逝者是珍重真情
不同阅历不同际遇者,感悟清明的敏感点和程度是很不同的:有没有亲历“死别”之痛,父母健在还是与父母“死别”,锦瑟和鸣的伉俪还是失偶悲鸣的孤雁,“发小”多在还是“白发故人稀”“知交半零落”……每项的后者对清明的情怀更深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重情的中国人眼中,草木也是有情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与逝者愈亲、感情愈契,清明感念就愈深愈沉。年轻人悼念的感情积淀浅,高龄人悼念的感情累积深,每逢清明百感交集,悼念先人,悼念亲人,悼念友人……当我在清明的墓园里,目睹一位女教师伏在丈夫的墓碑上啜泣时,我在情感上同情了清明扫墓之俗。当我看着哥哥抱着母亲的骨灰盒无限柔情地抚摸时,我一向吝啬的眼泪不禁奔涌了出来,妈妈的面影不断闪现。人们抚摸亲人的墓碑、骨灰盒,就仿佛抚摸亲人的躯体、魂灵,宣泄着久久累积心中的爱意思情。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清明祭扫的方式也要不断发展,而其情感本源是应当重视的。
苏东坡悼念亡妻的词《江城子》,虽非写于清明却酷似写于清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生死相隔两茫茫,思念不已,想念亡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突显了清明扫墓式的情感需求——抚慰孤凄的逝者魂灵也是代偿自己哀伤的情感。肝肠寸断,纵使见面也不知从何诉起,“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写得情真意切,沉痛悲凉,催人泪下,堪称悼亡之绝唱。但苏轼绝不沉溺于低迷的伤感,他很能豁达排遣,转换情绪,振作精神,在《水调歌头》唱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应当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珍惜人间!这也很契合清明节的精神,清明节又扫墓又踏青,不正是一种心情的转换吗?
缅怀祖先体现家国情怀
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悬疑,这是潜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问。清明时节当站在已逝亲人墓前时,这问题就油然浮现。在中华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是上帝赐予的,人是娘生父母养的,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华人特别感恩父母和祖先,连祖先都忘了,叫“数典忘祖”,是为人所不齿的。这种以血缘为根基的人伦感情,比那种以利益为权衡的利害关系要崇高得多。这种意识代代相承,积淀成伦理型的中华文化,培育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流淌在华人血液中,铸成中国心。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异国他乡,永远保持着中国心的,是中华儿女。
传统中农村家庭多摆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近年我看到有的已改为“天地国亲师”,家国情怀更加强了。中华文化从来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对家庭的责任感中,培养整体意识,培养对国家民族、对天下的责任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清明祭扫中,最隆重的是对中华民族共同始祖黄帝的公祭,这已发展成为国家大典。所谓“慎终追远”的“追远”,就是一代一代追寻上去,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每到清明前后,在台的同胞、海外同胞,不远千万里,纷纷回到祖籍,寻根祭祖扫墓。这种寻根意识、敬祖意识、报本意识,代代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在纪念祖先时,古与今、阴与阳、祖先与子孙,精神相融贯,加深了代与代之间相生相养的伦理亲情,加深了国族认同。
纪念逝者是激励生者
清明节没有元宵节的喧闹,没有端午节的红火,清明节需要沉下心来,从清明节这本书中倾心领悟生命的意蕴和真谛。自己纪念先人,也希望后人纪念自己。当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后,留下什么值得后人纪念?
中国人不把生命看作孤立的个体,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长链,个体生命上承列祖列宗,下接子子孙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所以愚公从不感到生命渺小短促。“万古人心生意在,又随桃李一番新。”往前看,我们是由祖先传递下来的;往后看,我们的精神传递给了子孙。这样我们的有限生命就变成了无限中的一个环节,只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完成了生命长链中一个环节的作用。而子子孙孙则要“慎终追远”,“追远”者感念生命长链上链的先人也。清明节正是“春生”的生命季节,所以要举行仪式感念赐予生命的先人。不仅是血脉相传,而且是精神相承。
物质生命有限而无法久存,精神生命无限却可以久传。死后传留物质不如传留精神。生命之火如何延续?什么样的人生精神能够流芳不朽?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代表史书,青史留丹。这两句诗表达了中华民族融入历史的人生价值取向。只有助益历史前进、有益于人民,才是有价值的,个人的生命融入其中,也就随着融入的历史而不朽。清明节可以强化这样的生命意识。为此,我们祖先每朝每代都修史,创造了堪称世界上最发达的史书系统,记录人的懿行嘉言,流芳传后,发扬优秀精神传统,成为“三不朽”最好的载体。这种“三不朽”的意念激励人提升生命价值,延续精神生命。
清明节缅怀的范围,现已拓展到缅怀革命先烈,还可以再扩及先贤英杰,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他们是先人中的佼佼者,彰显了生命的崇高价值,是“三不朽”的实例。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乡先贤是家乡的历史和山川风物的灵魂,祖国的大小城乡遍布英杰的足迹。清明时节可以组织青少年到英杰陵园、墓地、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举行入队、入团、成年礼等仪式。这些都是非常生动具体的人生观教育和中华文化精神熏陶,许多人立志就是从崇仰乡先贤开始的,激励他们提升了生命的品格。通过清明节的缅怀,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