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左右——这是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年度经济增速目标。
此前,很多国内外专家预测这个数字有可能是5%-5.5%,报告公布的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有些保守,但在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这个增长目标,既显示了中国对自身经济发展的强大信心,也必将向全球市场传递信心。
信心来自底气。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速始终领先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3年中,我国经济也实现了年均4.5%左右的增长,远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速1.8%。特别是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是我们坚定做好经济工作信心的最大底气。
信心来自智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经济规律有着深刻的洞察并及时作出科学决策,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始终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不动摇,让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始终能够劈波斩浪、奋勇前行。很多外国专家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中国的经济决策,似乎总能摸准时代脉搏。原因大抵如此。
信心来自大势。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3个经济周期向上叠加阶段,即3年左右短周期的复苏阶段、10年左右的设备投资周期上行阶段、60年左右的全球经济长波周期技术扩散阶段共振。这轮长波周期的最大特点,是中国正从技术被动接受者,逐渐成长为合作者,并在新能源产业、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一些关键领域成为全球主导者之一。
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信心的,不只我们——中国贸促会对160多家在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99.4%的受访外资企业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
而事实是——2月中国制造业、建筑业和出口订单大幅反弹,PMI增长超出预期,全球消费品巨头和奢侈品巨头在中国的销售额迎来增长……这些迹象令众多分析人士表示,市场低估了中国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之后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可能出现的强劲周期性复苏,并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的经济发展表示出极为乐观的预期。
保住内需才能稳住经济,当务之急是扩大以消费和投资为代表的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与部署正在有力落实。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政府工作报告,都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始终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正确认识困难挑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不断加强,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一以贯之。
所以,信心的根源,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过去5年经受住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有效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始终没有变;也正因如此,面对未来,我们才能露出从容而自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