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全国政协委员、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主席翟美卿以志愿者老师的身份,走进广州市海珠区凤江小学,给孩子们带来开学第一堂心理课。伴随着“我是小木偶”“平衡我最棒”等趣味游戏,听力专注训练、运动训练等儿童心理教学方法悄无声息融入其中。
“即使是广州的公立小学,也依然存在没有专职、专岗心理教师的情况。相比城市,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更加匮乏,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情况不容乐观。”翟美卿告诉记者,带给孩子们的这堂课得益于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心灵成长计划”研发的《专心我能行》系列课程。目前,面向国内乡镇学校免费开放申请,已累计授课2076节次。
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全国乡村儿童抑郁检出率为25.2%、焦虑检出率为25.7%。留守儿童抑郁检出率为28.5%,面临的心理健康风险更大。
一直以来,儿童及青少年群体都是翟美卿最关注的领域之一。今年全国两会,她的提案仍然聚焦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建议加速建设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运用慈善资源为孩子们点亮童年。
“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需要行政部门、专业机构、科研院所等全行业、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加强对乡村儿童的心理服务,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翟美卿表示,加强乡村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尤为重要。她建议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校园行等活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家长和孩子掌握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与此同时,要重视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和排查,提升整个社会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
深刻了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提供帮助。鉴于此,翟美卿建议,落实乡村学校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并进行培训,强化全体教师对青少年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其次要加强早期筛查,借助链接专业评估系统,筛查出具有心理健康风险的乡村儿童,引入第三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线上平台。此外,联动学校、家庭、村(居)委会共同参与对乡村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通过入户探访、家校联动等方式精准把握孩子不同心理需求,引导乡村儿童监护人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作用,提升监护人对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及辅导等基本技能。
“此外,可以依托社工服务体系,获取社会组织的资金及人力支持,加强公益性、普惠性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供给。”翟美卿认为,关注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营造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还需要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专业力量,落实建设区县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热线,引入和调动多方力量打造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