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二勇
2022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意见》先后七次提到教育,对于教育如何支撑乡村振兴作了全面部署。如何推进《意见》对教育的部署,需要社会各界以大教育观认识乡村教育、明确关键点,以教育支撑乡村振兴。
《意见》明确,深入实施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文化素养。实践中,我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乡村振兴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担负重要的责任,要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以教育领域能力过硬、组织才能高的人才为主体,推进重点帮扶县的乡村振兴项目科学开展,形成乡村振兴可持续的发展力量。
《意见》强调,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我国县域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县域教育优质均衡程度直接决定了整个义务教育发展的优质均衡程度。县域范围内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农村学校,农村学校的重要抓手是办学质量的提升。这意味着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向。传统上,农村办学主要是在农村建设更多标准化的学校。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加快,农村办学重点转向提高办学质量,加强软件办学资源的投入。农村办学水平提升的另一个重要抓手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我国乡村教师普遍面临专业发展机会少、社会支持环境较差、文化提升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其终身发展往往滞后于城市教师。在整体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需要在乡村教师待遇落实、专业发展机会和渠道上下更大功夫。要持续推进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政策实施,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就地化、针对性的职业培训。
《意见》提出,加强乡村法治教育。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在乡村的延伸,建设法治国家必然也包括农村。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容易受到社会习俗、乡规民约、宗族制度等的影响,再加上农民整体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不高,在整个社会转型处于急剧变化的时代,社会矛盾很容易引发尖锐的冲突。再加上,农村法律救助渠道有限,法治意识淡漠,导致农村社会缺乏底线护栏,容易引发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尖锐冲突。要在学校教育中,着力加强法治教育。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增强,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具有极端重要性。
《意见》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国民教育体系的各学段各领域各环节,做到“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价值观是一个人行动的总开关。价值观总开关把握住了,方向正确了,在行动上就不会出现太大偏差。在农村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非常有必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在乡村落地生根。
《意见》提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乡村建设急需紧缺的技术技能、区域性人才。乡村建设靠人才,人才靠教育,长期以来,乡村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洼地。教育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既要建设教育领域的人才队伍,也要靠教育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的急需紧缺人才,要为教育领域人才到乡村服务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渠道,形成主动、积极服务乡村建设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
《意见》强调,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意见》指出了职业教育办学导向的变化。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办学的“向城性”明显,专业设置往往指向城市需要。乡村振兴要求职业教育增加办学的“向农性”。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直接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质量。为农村、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培养乡村技能人才需要大力发展“向农性”的职业教育。因此也更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把农业和教育相融合,把职业院校和乡镇企业联合起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体。农业现代化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产业发展引领职业院校的学生、教育教学发展方向。
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因为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机制、户籍制度的分隔,导致其在彼此的轨道上独立发展。新型城镇化打破了户籍的限制,需要做到城乡之间的融合。部分孩子要到城市就读,构成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部分孩子留在了农村本地,构成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无论是随迁子女还是留守儿童,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存在也是国家教育现代化进程发展中的阶段性特点。这个阶段性特点,要求我们不仅要改进教育,还要改进教育的外在环境。《意见》关于教育领域的战略安排和政策举措,既有乡村教育体系本身的部署,也有乡村教育外部环境和宏观制度的改进。在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的需要倒逼教育的发展。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