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评论

锤炼群众喜爱的说话风格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1月03日   第 07 版)

丁 东

群众喜爱什么样的说话风格?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提供了范例。报告从实处立意,在实处落笔,于实处展开,通篇贯穿了一个“实”字,建构了一个契合群众的话语体系,让人一听就明、一看就懂。

诸如“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等,既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令人耳目一新,又气势如虹,振聋发聩,让人充满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风问题,始终把整治文风作为解决“四风”问题的突破口,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亲近群众的务实文风,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党员干部的话语表达中,不乏清新朴实、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的鲜活语言。

然而,在少数领导干部的讲话、报告中,依然存在着言之无物的空话、不着边际的大话、虚情假意的套话、正确无用的废话、不知所云的昏话,八股风、八股调、八股腔、八股语并未绝迹,让基层干部群众听得哈欠连天,云里雾里。怎样与群众说话?看似小事,实则是大事,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直观指标。既然我们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做事的,那么,我们就应充分考虑群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与群众想到一起、说到一起,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准确理解、真心拥护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

与群众说到一起,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它是领导干部思想境界、思维方式、生活阅历和能力水平的综合反映,非一朝一夕之功,需用心用情,反复锤炼。

如何锤炼群众喜爱的说话风格?首先,要不断加强学习。领导干部说话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风的优劣。假如腹中空空,自然言之无物、言之无情,其结果只能是秘书写什么就念什么。我们所说的新鲜话、实在话、管用接地气的话,大多来源于个人的学习和体悟。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多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切实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多学习新知识、研究新事物、接受新理念、拓宽新视野,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要多学习古文中那些寓意深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并加以科学继承、灵活运用。只有思想观念先进了,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才能厚积薄发,说出群众喜爱的话。

其次,投身火热实践。实践出真知,少了实践,就掌握不了实情,讲话也就难以讲到点子上。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尊重实践,正是因为在实践中寻找到了鲜活语言的源泉、清新文风的风场,才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形成了立足实际、特色鲜明、充满魅力、富有时代精神的话语风格。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沉下身子,积极投身火热实践,始终把实践作为鲜活语言的源头活水。在下基层调研时,要多一些“临时安排”,多一些“即兴发言”,多一些“临场发问”,并善于博闻强记、“望闻问切”,善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讲话才会有新意、接地气,才会符合实际、贴近群众。

再次,深入群众中间。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一般都有丰富的生活做根基。源于生活的话语,通常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领导干部想要会说群众喜闻乐见的话,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感受群众的日常生活,真实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在说什么。从群众的语言中汲取营养、汲取智慧,把自己的语言与朴实清新、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我们的讲话才不会有那么多的弯弯绕,有那么多的修饰语,才能听得明白、听着亲切,才能让群众相信你、跟你走。

休姆在《沉思录》中说:“语言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公众事物。”苏轼也说:“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在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层、多样的当今社会,如何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是执政党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能力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唯有杜绝废话、大话、套话,多说让群众信服的话、感动的话、拥护的话,练就群众喜爱的说话风格,才能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好。

2023-01-03 丁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6199.html 1 锤炼群众喜爱的说话风格 36,199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