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黄浦江畔看样板”专题报道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1月03日   第 04 版)

2022年9月1日,黄浦区政协主席陈志奇参加打浦桥街道“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活动,调研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

2022年10月22日,“‘豫’事来协商,委员话治理”围绕“数字赋能新时代,引领社区好未来”进行直播活动。

2022年9月18日,上海市黄浦区政协共青团界别联合部分街道“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开展“协”手“童”创幸福圈Vlog“寻榜样”采访活动。

黄浦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中部,黄浦江和苏州河合流处的西南端。

这里的人们总爱把“一江一河”同时谓之母亲河。也由此,“一江一河”成了上海最珍贵的“临水第一立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实践地。

2022年以来,在中共黄浦区委的坚强领导和上海市政协的有力指导下,新一届黄浦区政协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持续推动政协委员有序参与基层协商,促进政协协商有效服务基层治理,着力在“丰富内涵,拓展外延”上下功夫,擦亮“零距离协商”工作品牌,充分彰显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优势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强大活力。

“黄浦江畔看样板”,又有了众多新看点:

街道委员工作站将年度“4+2+1+X”议题商定与解决社区群众实际问题、商务楼宇事务、社区规划发展等紧密结合,同步谋划、同步推进;

“一街一品”协商品牌层出不穷,形成了“豫事来协商”“社区楼宇双工作站”等一批特色亮点;

“会场+现场”模式不断做深,推动“三级政协委员有序参与”落地落实,持续助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取得实效;

“委员领我进社区,‘协’手‘童’创幸福圈”,黄浦区红领巾与政协委员小手牵大手参与社区治理活动;

……

这一年,“样板间里”故事多!

这一次,他们遇到的问题有点难

“我的老母亲103岁了,她听到加装电梯,心里老开心的,一直在问我们啥时候装好,啥时候装好。”

“我们一直盼望着加装电梯,好不容易大家都同意了,现在又说遇到什么问题,一直没有开工。唉……”

在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的“零距离座谈会”现场,蒙西小区居民朱阿姨和顾阿姨的话,道出了老百姓对加装电梯的迫切愿望。

“零距离座谈会”是打浦桥街道委员工作站为帮助委员了解社情民意设置的平台,全国政协委员王美华,上海市政协委员张錡,黄浦区政协委员金爱武、任美霏都是这里的常客,这一次他们遇到的问题有点难。

蒙西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由59幢楼栋组成,共1416户,小区内60岁以上老年居民占比近40%,许多老人由于上下楼不便,成了“悬空老人”。

2021年起,街道启动蒙西小区加装电梯事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建成7台电梯并投入使用,另有8幢楼栋正在施工,13幢楼栋已完成签约正在报建阶段,其中沿街的4幢楼栋虽已完成签约,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架空线距离太近,需移位并加装保护套,但是费用昂贵,居民们希望政府能够引入架空线入地项目,帮助分担费用;二是常规的加装电梯方案,需超出市政红线0.3米,未能通过规划部门审批。

“加装电梯,对于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高兴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把好事办好。”带着这样的想法,委员们前往这几幢沿街楼栋前实地查看,并陪同居民一同走访了打浦桥街道党建联建加梯工作室,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

加装电梯、架空线移位、市政红线,这些问题涉及多个主管部门,在区政协的支持下,委员们先后走访了区房管局、区建管委、区规划资源局等部门,深入沟通协商,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经过反复沟通协商,相关部门初步达成以下共识:关于架空线问题,因小区周边没有空间建设变电站,架空线入地项目短时间内无法纳入计划,可以采用外围包装绝缘保护套的方式,确保加装电梯施工过程和后期运行的安全。关于市政红线问题,因法律规定和地下管线保护的原因,无法突破,但可调整建设方案采用错位安装的方式,确保不超出市政红线。

目前,蒙西小区沿街4幢楼栋调整后的加装电梯方案,已经通过审批,加装电梯工程于近期开工建设。

“感谢政协委员的帮忙,我们的‘电梯梦’终于得以实现。”居民赵阿姨的话,代表了蒙西小区诸多居民的心声。

故事至此,结束了吗?其实还没有。

第一次,三级委员联名提提案

2022年1月12日,黄浦区政协三届一次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美华,上海市政协委员张錡,黄浦区政协委员金爱武、岳雪飞联名向区政协提交了题为《关于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中加大困难群体补助力度的建议》的提案。

这是黄浦区政协第一次收到三级委员的联名提案。

提案的发起人正是第一个故事中的金爱武委员。“发生在打浦桥街道的事例并非个案。”金爱武在小东门街道监督调研过程中,同样了解到:虽然许多居民有加装电梯的需求和积极性,但是,加梯费用的支出,加重了困难群体的日常生活负担。

“对确有困难的居民,如何关爱、援助等问题,需要在推进过程中加以完善。”基于这一想法,金爱武委员决定进一步深入调研,搜集相关素材,撰写一件提案。

在黄浦区政协和小东门街道委员工作站的协助下,王美华、张錡、金爱武、岳雪飞等再次聚首成立调研小组,共同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排摸问题,并赴市民政局、区民政局、区房管局进行沟通协商,线上线下多次开展讨论、合力献策,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提案。

因提案中的部分建议涉及市级部门,经进一步修改完善,2022年1月18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王美华、张錡联名向市政协提交了提案。

在两件提案中,委员们希望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等方面,给予困难群体适当的帮困和补助,把加装电梯的“民心工程”办得更加扎实、更加深入人心。提出四方面具体建议:一是通过社会化帮困的方式给予资助;二是设立“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慈善帮扶专项基金;三是发动社区力量形成帮困合力;四是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加大政策适用性。

2022年末,市房管局、市民政局,区房管局、区民政局均已对提案进行了答复。

据悉,上海市积极加大对加装电梯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降低业主的出资压力。同时,政府积极支持加装电梯的多元化筹资,鼓励社会各方和慈善机构参与加装电梯。黄浦区房管局与区民政局研究制定了《黄浦区“众人助提”加梯帮扶方案(试行)》,探索在加装电梯过程中汇集各方力量对困难群体进行帮扶,减轻困难群体在加装电梯出资过程中的经济负担,助推加装电梯工程惠及更多群众。

“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为三级委员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打造了平台。一方面,三级委员围绕加装电梯、旧区改造、居家养老、群租治理等民生难题,掌握基层实情,积极协商建言,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三级委员通过联动履职,发挥协同作用,使基层治理的相关问题在不同层面上得到关注和解决。

直播,实现委员资源和基层需求的双向对接

网络直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直播间的主持人和嘉宾都由政协委员担任,围绕基层治理问题协商讨论,是豫园街道“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创新之举。

2022年以来,豫园街道委员工作站着力在网络协商议事、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协商活动等方面加强创新实践,举办了“‘豫’事来协商,委员话治理”系列直播活动。

政协委员走进直播间,以网络互联赋能履职协商,在云端平台倾听民情民意,直播活动聚焦基层社区要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邀请委员共同探讨,在“线上”与居民互动交流,碰撞出善治豫园的思想火花。开播以来已组织两期,得到了政协委员、豫园社区居民的纷纷点赞,关注度和热度也不断提升。

第一期直播正值上海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持续稳步复苏之际,以“弘扬抗疫精神 共话社会治理”为主题,邀请的委员有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机关干部,有参与保障的企业代表,还有教学不辍的人民教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一起聊聊抗疫期间的那些事儿,看看他们如何在各自岗位上,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做出的努力,也切实把委员的真知灼见和积攒的经验、资源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

访谈中,参与了大上海保卫战的徐惠江委员指出,要持续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步伐,有效降低病毒大面积传播的风险;奋战一线的医生张扬委员指出,要鼓励与家庭医生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健康保驾护航。

企业管理者胡俊杰委员关注疫情之后如何拉动经济、提振信心,他表示,企业在各项防疫措施到位、防疫思想不松懈的前提下,全力参与上海五五购物节、双十一等,提振上海商业消费能级,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教育工作者丁勇委员格外关心孩子和其家庭的成长,建议尽快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他还在线上与学生家长作了互动,建议线上学习需要给孩子养成习惯,制定目标,让梦想振翅高飞。

第二期直播瞄准当下数字化发展新格局,以“数字赋能新时代,引领社区好未来”为主题,邀请市、区两级政协相关行业的企业家委员,探讨如何更好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上海市政协委员、市总商会副会长陈闪指出,从政府治理角度来看,数字化治理要持续以“利民”为导向,持续升级优化,让数字化技术更有温度;从企业转型角度来看,要回归“客户需求”本质,建立实时感知与分析变化的数字化平台,并不断进行商业化调整与重构。

作为数字科技企业首席生态官的陈强委员认为,精准化的社会治理,离不开数据资源的整合,要消除数据孤岛,畅通信息高速公路。一直深耕云计算、大数据相关领域的宫文浩委员认为,社区数字化治理需要顶层设计、多方参与,构建和谐生态,并不断优化发展。

当期的金牌主持人罗丹委员认为,基层社区治理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迈进数字化与智能化的阵营,建设以人为本、有温度的社区生活;要真正以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为最主要的出发点和抓手,才能产生积极的成效。

直播活动实现了政协委员优质资源和基层需求的双向对接,构建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新平台,提升了各方参与的便利性,扩大了协商活动的参与面,更广泛地凝聚了共识。

如同第一期主持人冯树梅委员所说,通过直播将政协委员的优质资源和智慧,运用到社区治理之中,把社区所想、群众所盼、委员所能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助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红领巾”与政协委员小手牵大手

“每个政协委员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经常用自己的剪纸手艺在社区做传统文化互动,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传承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当代非遗的发展需要你们继续创新来赋能。”

黄浦区政协委员、非遗技艺海派剪纸的传承人李诗忆正在镜头前接受采访,而采访她的则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的“红领巾”小主播。

此次“协”手“童”创幸福圈Vlog“寻榜样”采访,是黄浦区“红领巾”与政协委员小手牵大手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一部分。

这也是黄浦区政协共青团界别与淮海中路、打浦桥和老西门街道“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一次联手互动。

在2022年8月下旬的活动启动仪式上,李诗忆、乌明欣等9位政协委员受聘成为黄浦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随后的几个月,他们以校外辅导员的身份,依托街道“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带领少先队员们走进社区,围绕“寻榜样”——寻访社区先锋、“集智慧”——共议社区发展、“展才干”——参与社区“微更新”三个主题,以立足社区实践为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寻访探究活动。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黄浦区淮海中路小学等6所学校7支小队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活动。他们化身“小记者”,跟随政协委员深入社区,采访跟拍政协委员工作情况,形成工作实录“Vlog”、制作人物专访小报、海报、画报,以小记者的视角了解社区治理和社区运行的基本情况;化身“小议事员”,跟随政协委员们深入社区和居民家中,围绕街道委员工作站议题,调研走访了解社情民意,在实践体验中发现问题,商议社区改进方向,畅想社区发展愿景,汇集“金点子”;化身“小委员”,将调研走访情况整理成自己的走访记录和思考,通过线上线下与政协委员沟通互动,提出意见建议,起到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贡献智慧的作用,更可通过设计未来社区的文化创意作品、谋划社区美化行动和最美楼道创建等多种形式,最终把“金点子”变成“金果子”。

“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为少先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阵地和载体,政协委员担任校外辅导员,能为少先队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活动中,政协委员是引领者,更是榜样是力量,让少先队员近距离感受多层次的协商民主实践,把协商民主的理念播种在孩子们心中,激励少先队员们以社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黄浦区政协着力完善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探索建立界别委员工作站,进一步畅通委员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共青团、青联、总工会、经济、医卫等界别委员工作站已先后挂牌,并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界别特色、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界别协商活动。同时注重把街道委员工作站作为界别开展工作、界别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取得了很好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推进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和界别委员工作站建设,鼓励联动履职、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更好地将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黄浦区政协主席陈志奇说。

2023-01-03 ——“黄浦江畔看样板”专题报道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6184.html 1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36,18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