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中国文明是一个原生、本土的文明。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录下来的历史。多元一体的格局、兼容革新的能力,成为中华文明长期生长的起点,从中孕育出共同的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我们增强了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回溯《人民政协报》历经半年的系列报道“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探二里头,究良渚,揭石峁,通殷墟,解谜三星堆,大遗址见证大变局,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宣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呈现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传播中华文明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意义格外重大。
我们读过的古代典籍都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华文明的肇始,但古代文献毕竟属于古史传说,难以作为信史。由此,随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疑古说盛行。对于中华文明5000多年持怀疑态度,甚至否定夏朝的存在。以一把西方的尺子度量,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代只能从符合“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城市)并为甲骨文所证明的商朝后期开始算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坚实的考古材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证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是真实可信的历史。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工程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国家观,以国家的出现作为判断一个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本标志,突破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三要素”的桎梏,提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在没有发现当时文字资料的情况下,从考古发现中判断一个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关键特征,即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规模巨大且制作考究的宫殿或神庙、规模大且随葬品丰富的墓葬、形成了表明尊贵身份的礼器和礼制、宽大壕沟或高大城墙以及大量武器随葬反映出的战争频发。这是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为丰富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理论作出了中国贡献。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今天,遥看中华文明的“满天星斗”,追寻中华文明的“皓月当空”,探知多民族国家生生不息的力量,照亮中华文明发展的辉煌之路。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既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也是激励中华儿女赓续文明、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方位,我们平添了基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骨气、志气、底气。新时代政协委员,必将同心构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