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串珠成链“绣”中原

——河南省政协围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民主监督小记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12日   第 01 版)

本报记者 王有强 靳燕

深秋时节,郑州黄河河畔,“几”字形外观的黄河国家博物馆雏形初现。建成后,它将成为展示黄河地理、历史和治理的综合性博物馆,成为展示黄河历史文化的新地标。

河南是唯一拥有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的省份,也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今年以来,河南省政协通过协助全国政协来豫专题调研、持续跟踪督办相关提案、组织专题调研等,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协商性民主监督活动。

“边规划、边建设,边谋划、边实施,以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5大工程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省文旅厅副厅长周耀霞表示,河南在项目建设中,组建专班团队,加强顶层设计,已经编制完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保护规划》,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为充分挖掘沿途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河南开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488处重大资源分类与评价,建立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大数据库,并集中打造了隋唐洛阳城、北宋东京城等50个核心展示园,河洛文化等20条集中展示带,洛邑古城等130处特色展示点等一批优质黄河文化旅游产品。

古都开封七次被淹没,造就了“城摞城”的历史奇观。“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就在开封兰考的东坝头,黄河流域最长险工在开封黑岗口。”开封市政协副主席邢广华说,通过深入挖掘梳理文化资源优势,开封确定了打造黄河文化核心展示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黄河流域大都市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时代弘扬焦裕禄精神传承基地的“三区一基地”战略定位,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

作为黄河流域的文化大市,洛阳以“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为理念,活化文化内涵,丰富表达方式,《唐宫夜宴》《风起洛阳》《龙门金刚》等文旅IP频频出圈;“无上龙门”“知道·老君山”等沉浸式文旅项目吸引众多游客体验……一曲“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黄河大合唱正在河洛大地雄壮唱响。

“高质量建设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不少工作需要深入推进。”大家认为,扛起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重任,还需集中力量研究,统筹推进重点项目,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创新建管机制,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建设。

“在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文物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人力财力不足等突出矛盾,对黄河文化内涵外延、发展历程等总结不够系统。”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建议,高起点谋划发展定位与路径,高站位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示范区,高标准打造文化传播体系,高质量实施重点工程,高效能提供保护支撑。

在省政协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国魏晋南北朝中心主任潘伟斌看来,正确理解“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这一概念,是做好这一工程的重要保障。他说,这一概念的要点在于国家是属性,文化是内涵,公园是形式,要紧紧围绕“文化”做文章,不仅要展示历史文化遗址,更要创造性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承创新。

以自然资源为骨、黄河文化为魂,黄河流域的颗颗珍珠正在串珠成链,从固态展示向活态传承转变,从“单打独斗”向“美美与共”转变。“要把重点建设区的先行先试政策用好、用活、用足、用够,不仅要在打造重点项目、培育精品线路、推出高品质产品上,形成更多可视性、标志性成果,还要在公园的管理体制、市场化运营机制方面努力探索,多出创新性、制度性成果。”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强调,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担起应尽之责、发挥应有作用、展现中原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2022-11-12 王有强 靳燕 ——河南省政协围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民主监督小记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616.html 1 串珠成链“绣”中原 33,616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