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春秋周刊

洪学智战斗在鄂豫皖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10日   第 10 版)

▶洪学智(左三)和战友在一起

作者:胡遵远

“我既然参加了革命,怎么能不听党的话呢?”

1913年,洪学智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双河区黄鹄寺乡小河口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放过牛,读完小学后即学徒做工。洪学智虽然年轻,但为人直爽,爱打抱不平,敢于和地主豪绅斗争。大革命期间,他参加了农民协会。南溪位于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是商南地区北接皖西、南通鄂北的一个重要集镇。商贾往来,店铺甚多。在大革命时期,也是农民运动发展最早、最快的一个地区。1928年冬,当地中共党组织筹建农民武装联庄队,派人邀请洪学智参加。但洪学智当时只听说过地主老财组织的联庄队,因此予以回绝。来人告诉他:“我们的联庄队跟地主老财的联庄队不一样,是帮穷人找出路的。”洪学智将信将疑,和来人一起来到南溪的联庄队驻地,发现百余人的队员“都是家无片瓦、地无一分的穷人弟兄”,于是欣然加入。

1929年5月,立夏节起义(又称商南起义)胜利后,南溪的联庄队、穷人会等分别编为自卫军、赤卫队、游击队。就在这个时候,洪学智报名参加了商城游击队(也称赤南县游击队),并在6小队当上了班长。组织上见洪学智作战勇敢、精明强干、吃苦耐劳,家庭出身也好,且积极要求进步,多次表达了要求入党的愿望,便准备发展他入党。

为了进一步考察洪学智,组织上一位同志找到他说:“现在伤员多,你个子大、有力气,让你去抬担架。你去不去?”洪学智马上表示同意,向游击队领导汇报后,就到担架队报到去了。

到了担架队,洪学智和队友们奔走于前线和后方医院之间,及时、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不久,组织上派人到担架队找到洪学智,告诉他组织上已批准他入党,并告诉他说:“让你到担架队工作,是考验你,看你能否听党的话。”

洪学智听后笑着回答说:“我既然参加了革命,怎么能不听党的话呢?”

“大处着眼”

1930年4月,洪学智所在的赤南游击队改编为红一军独立旅第五团。洪学智先后任班长、小队长。11月,红一军独立旅和中央独立一师、黄麻补充营重建了红一军第三师。洪学智所在的独立旅第五团被编为红三师第八团,洪学智任八团二营四连四班班长。

1931年1月,红一军与红十五军改编为红四军,红一军第三师第八团与红十五军第一团合编为红十师二十九团,洪学智所在的八团二营四连改为二十九团直属重机枪连,连长王绍清。重机枪连是主力连队,洪学智在二排三班当班长。

2月,红二十九团重机枪连成立了支部,洪学智当选为支部委员,还兼任一段时间的青年干事,领导青年团的工作,后来又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其间,他出色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既管好了打仗、又抓好了思想教育工作。”

作为连支部书记,洪学智每天都认真听取各班的情况汇报,了解伤病员的情况,帮助战士们解决各种问题……晚上,他坚持找连党代表(当时也称连政委)汇报全连一天的情况;同时,他还担负起带班上哨等任务。

洪学智为提高重机枪连战士们的政治觉悟和军事素质,创造并采取了一种“双管齐下”的方式。洪学智带领全连战士坚持学习。一有时间,就会为大家讲解党组织的指示精神。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他在讲解时特地选择说“浅显易懂的家乡话、土话”。连里战士们多是贫苦农民出身,认字的不多,他就开设扫盲班,耐心教导战士们认字。行军时,他把大字贴到战士的背包上,让后面的战士学习;休息时,他就和大家席地而坐,让大家用树枝在地上默写。后来,洪学智带领重机枪连战士参加全团文化考核,夺得了第一名。

洪学智认为,作为重机枪连战士,必须熟练掌握枪械的使用和保养。于是他从实战角度出发,制定了一项训练方案——要求大家在把眼睛蒙上的情况下,能够熟练拆装机关枪,并带头训练。连长邓宗模得知后亲自观看,见洪学智和战士们都掌握了蒙眼拆装技能,非常满意,号召同志们向洪学智看齐。

不久,邓宗模在战斗中不幸牺牲,连党支部的同志一致推举洪学智接任连长,团领导也表示同意。但洪学智认为:二排长在指挥作战方面能力比自己强,而连队的连政委由于工作需要已调走,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地管连队的政治工作”。对坚持推选他的同志,洪学智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和说明,希望大家从“大处着眼”。最终,支部的其他同志都表示愿意和洪学智共同推举二排长接任连长。

在家乡被“宣布”牺牲了

1932年3月,洪学智率领重机枪连随大部队参加苏家埠战役。战斗结束的前一天,洪学智和几个战友抬着重机枪向前移动,突然被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左胸。战友们把他抬下战场,团政委曾传六急忙命人将他送去野战医院急救。

战友们抬着洪学智行进途中,遇到敌机飞来轰炸,一个炸弹落在离洪学智很近的地方,洪学智侥幸逃过一劫,而身边的两名战友却当场牺牲。

洪学智被抬到红军野战医院的时候,呼吸已十分困难,咳嗽不止。医护人员在抢救中,发现子弹击中了左肺叶,由于一路颠簸,血已流到了胸腔里,形成了黑血块。当时,医院里药品奇缺,参加抢救的大夫、护士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随之而来的战友有的沉默不语,有的热泪盈眶。正在这时,几名红军战士将几个俘虏的国民党军军医押送到医院,让他们“戴罪立功”,其中有一个国民党军医务部主任。红军医生们遂把他叫到洪学智的病床前,问他有什么办法。这个主任检查了洪学智的伤口后说:伤得很重,应该立即服用某药物,“或许还有救”。红军医生说医院根本没有某药物时,这个主任说“恰好身上还有几片”,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小瓶药。红军医生们喜出望外,经确认无误后,立即给洪学智吃了两片,并实施抢救,后来又给洪学智连续服用此药。经过38天的治疗,洪学智的伤口愈合了。

在洪学智的强烈要求下,医院批准他归队。洪学智听说二十九团正在潢川,便和几个出院的战友们相互扶持着前往,途经家乡双河,正遇到自己的大爷、大娘和四五个人干农活。洪学智叫了一声“大爷”,大爷被吓了一跳,在原地半天没吭声。洪学智又叫了一声,大爷这才问:“你不是死了吗?”洪学智莫名其妙地说:“我这不是好好的。”

大爷、大娘走过来伸手把他摸了一阵子,才破涕为笑,连忙把他拉回家里,村里的人听说“洪学智活着回来了”,都来看他,挤了满满一院子。

洪学智经过询问,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来,有位受伤的同志和他相识。洪学智被送入医院抢救时,他恰好出院。听到有同志哭,认为是洪学智已经牺牲了。这位同志追赶部队,也路过双河,遇到洪学智的家人时,将洪学智“牺牲的消息”告诉了大家。

家人希望洪学智多住几天,洪学智婉言谢绝,一路追赶部队。当他赶到潢川时,发现部队已调到新集去了。洪学智又连夜赶到新集,终于找到了部队。曾传六见洪学智回来,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好,你到底回来了,我们一直等你呢。这下好了,你还回机枪连当连长吧。”

(作者单位:安徽省文史研究馆)

安徽省金寨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也是洪学智将军的出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青年洪学智毅然投身革命,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一军、红四军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支部书记,参加了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及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战役。其间,他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多次出色完成作战任务,很快成长为红军的一名优秀指挥员,并在鄂豫皖大地上留下了一段段红色传奇。

2022-11-10 胡遵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524.html 1 洪学智战斗在鄂豫皖 33,52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