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磊
“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应急管理现代化事业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而且空间无限。”日前在基金会救灾协调会联合上海爱德公益研究中心举办的“社会力量参与灾害响应专场沙龙”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教授李雪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在《“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中,社会应急力量的有序发展、有效参与也是重要方向。李雪峰认为,应急管理现代化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结构功能统合化、行为模式规范化、演进动力学习化和方式手段智慧化。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社会组织能做的事很多。例如,从方式手段智慧化来看,李雪峰举例说,在去年的河南水灾救援过程中,一位普通网民发布了救援共享文档,多方合力下,这个文档一夜之间更新了300次,发布了上千条需求信息,这就是智慧化的体现。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认为,社会组织在社区救灾方面可做的事有很多。在防灾减灾阶段,实现社区“三个有”(有一支队伍、有一张风险地图、有家庭减灾计划)格局、完善应急保障体系(物资储备及智能化调配)、抓住“人才”和“创新”两个关键点是重要的发展思路。在灾害应急响应阶段,制度化、专业化、规范化地参与和开展社会影响评估、搭建行业信息协同机制则是关键。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可持续的服务供给、有机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共建学习型社区是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数字化是近年来社会组织发展的方向。易善数据总裁陶泽回忆,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发生时,他在基金会中心网工作。当时,他和同事整理地震救援并形成报告,这些共享信息帮助了参与救灾的基金会。
“从那一刻开始,我们发现推动数据公开和数据服务,不仅能提高公益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也能支撑我们的科学决策。”陶泽说。
据易善数据和基金会救灾协调会合作的《2008-2020中国基金会灾害应急响应大数据观察报告》数据显示,参与应急响应行动的基金会数量已经超过了1300家,有326家基金会已经有了上千次的资金合作。在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四川这几个地方,全国范围内参与应急救灾响应的基金会数量比较多,也最活跃。
“未来我们希望推动应急响应中的数字化协同。”陶泽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南南合作/灾害管理处处长张素娟介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深圳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建立了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能力建设平台,开展能力建设和资源对接等工作。
参与沙龙的嘉宾还一致认为,10年来,社会力量在积极参与应急响应中迅速成长,展现了自身的价值,而在未来,将加强协同,进一步实现有序、有力、有效参与灾害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