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市县政协

汉藏一家血肉连

——记重庆市大足区政协委员王家胜

《 人民政协报 》 ( 2022年11月07日   第 08 版)

王家胜委员为藏族群众义诊

通讯员 冯娟 本报记者 凌云

“孤灯独影谁为伴,枕上诗书犹少年。同舟风雨化冰川,汉藏一家血肉连。”重庆市大足区政协委员、第二批大足援藏医疗队队长王家胜在西藏昌都察雅县人民医院办公室里写下的这段话,正是他援藏400多个日夜的真实写照。

再次见到王家胜时,经历过西藏炽烈阳光洗礼的他,皮肤已呈现出古铜色的粗砺,身体也瘦了一圈,但从那黑框眼镜中透出来的目光,仍是那么炯炯有神。

王家胜是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的一名主治医生,2021年3月带队对口支援察雅县人民医院。察雅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平均海拔3000米,最高海拔5000多米。从重庆大足到西藏昌都察雅县,跨越上千公里的距离,初到这里,每个人都要经历气候不适、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等挑战。面对头昏脑涨、胸闷气短、严重失眠、胃肠不适等情况,王家胜尽全力放平心态,努力调节。

“不能等到完全适应了再工作,那就一边适应一边工作吧。”王家胜坦言,这次援藏行动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和医者仁心的驱使。“这是自身价值的体现,更是心灵的升华。”

“这里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太多了,只要没有影响日常生活,大多数人都没去看过病。”王家胜说,在察雅,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可能跟居住环境、饮食习惯、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关。于是,他在义诊中都会为村民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告诉他们平时注意事项,并免费送给他们药物。

一次,一位藏族老人突发意识障碍,情况危急。医疗队与家属沟通病情后,家属决定放弃治疗,自行回家。但王家胜却时刻牵挂着患者的病情,决定对患者进行回访。

随后,王家胜带领医疗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和半小时的步行,终于来到患者家中。医疗队对患者进行了仔细检查,并就患者日常需要的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护理、在家后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指导。家属们对援藏医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离开时,患者儿子久久伫立在路旁送别。

“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对援藏医疗队的尊敬。”王家胜说,“义诊的路途很遥远,常常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但只要能把医疗触角延伸至藏民朋友的身边,能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值得!”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医务工作者,进藏为什么?到了干什么?走了留下什么?”王家胜反复问过自己。

400多个日夜以来,王家胜克服头晕头痛等高原反应,数日蹲守在海拔4300多米的山上,为突发应急事件提供医疗保障;开展医疗质量督查工作,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及解决方案;走进学校和消防大队开展公众卫生应急技能科普培训,为提高民众科学素质,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事故科学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助力……王家胜组织开展的各项援藏工作得到了各方好评,他被昌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优秀援藏医师”“优秀援藏人才”,而他所带领的大足援藏医疗队也被察雅县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王家胜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履职尽责。他长期关注医疗人才的引进、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应急体系建设。通过与病患接触,了解社情民意,将群众的呼声记在心里,形成建设性意见建议,成为王家胜工作之外又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多方走访调研,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围绕“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现状”“基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他提交的“急救知识进校园”“提高师生急救技能”等建议得到采纳。

这位心怀梦想的政协人,一直秉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耐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他说,作为政协委员,将立足本职工作持续学习,不断精进业务水平,提高诊疗服务。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践行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为藏族同胞带去更好的医疗服务,诠释政协人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2022-11-07 冯娟 凌云 ——记重庆市大足区政协委员王家胜 1 1 人民政协报 content_33321.html 1 汉藏一家血肉连 33,321 /enpproperty-->